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猪瘟发病新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猪瘟发病新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农信网 2009-08-13 02:16:37 养猪 420

猪瘟发病新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猪瘟养猪人的常谈老病,随着养殖环境变化猪瘟发病也有新的发生形式,表现为:新生仔猪多发,非典型和繁殖障碍型猪瘟增多,混合感染严重,免疫失败现象严重。猪瘟控制的好坏是一个猪场生产是否稳定的重要衡量指标,做好猪瘟综合防控至关重要。

一、猪瘟的临床症状

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典型急性型猪瘟以高热、沉郁、出血、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点。猪瘟病毒可以感染所有日龄所有品种猪。早期症状为体温升高,毛无光泽,喜卧,食欲不振,体温可高达41-42℃,结膜炎、畏寒扎堆,先便秘后腹泻,腹部皮下、鼻镜、耳尖、四肢内侧均可出现紫色出血斑点,指压不褪色。

二、猪瘟发病新特点

1、新生仔猪多发

目前猪瘟多发生于新生仔猪,发病日龄偏小。成年猪很少出现发病症状,存在严重带毒现象,持续带毒最长可达750天,还能引起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并造成恶性循环。

2、非典型和繁殖障碍型猪瘟增多

临床上猪瘟病毒持续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和隐性感染增多,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繁殖障碍型猪瘟)病例突出,种猪往往外表健康,是引起猪瘟流行最危险的传染源,应及时进行淘汰。

3、混合感染严重

与蓝耳、猪伪狂犬、细小、圆环病毒病等的混合感染十分严重和普遍。

4、免疫失败现象严重

虽然猪场十分重视猪瘟免疫注射,80%以上猪群均注射过兔化弱毒疫苗,但猪群免疫力低下却普遍存在。母猪持续感染和仔猪胎盘感染是引起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这种母猪产下的仔猪多为先天免疫耐受猪,导致猪场形成猪瘟恶性循环。

猪瘟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带毒——后备母猪——亚临床感染,使带毒率为3%-33%。

三、综合防控措施

1、防控措施:

疫苗免疫。建议猪瘟高感染场进行超前免疫,超免后1h后吃初乳。选择质量可靠的疫苗确保免疫操作到位。制定采血计划进行免疫监控,不断优化免疫程序。

2、发病处理措施:

我们知道对于病毒性传染病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只能采用支持疗法。更重要的是防止继发感染,降低损失,并且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不发病。对于细菌性传染病,及时使用抗生素可以杀灭致病菌,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于严重猪瘟发病猪场我们建议:

①圈舍注射“强力霉素”和“壮观霉素”加适量稀释用水喷雾,每30分钟一次。

②病情严重的猪,肌注“头孢噻肟”20-30mg/kg、“氟苯尼考”注射液一边各一针连用3天。

③饮水中添加“鼎诸康”250-500g+“维多康”400-600g+“葡萄糖”10kg/t。

④搞好圈舍环境卫生后,采用“鼎氟醛”消毒圈舍,一天两次。

⑤调整猪瘟免疫程序:使用市售评价好的猪瘟疫苗,做好初生仔猪的超免。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木叶又窥星空

    木叶又窥星空

    希望大家都能关注猪瘟问题,共同为猪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2016-12-26 04:08

  • #.疯魔゛成活

    #.疯魔゛成活

    猪瘟发病新特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控,保障猪群的健康。

    2013-04-20 03:12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