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粮油种植技术 > 小麦种植技术 > 优质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优质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农信网 2014-03-15 00:42:48 小麦种植技术 971

优质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优质小麦发展迅速,在优质小麦的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始终是制约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其发生蔓延,提高优质小麦的商品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增加农民收入,现将优质小麦各生育期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简述如下。

1.小麦播种期及苗期

抓好小麦播种期及苗期病虫害防治,有利于压低小麦病虫基数,也是整个生育期防治的基础。此期防治重点一是以金针虫为主的地下害虫,二是以黑穗病、全蚀病为主的土传及种传病害,三是以灰飞虱、土蝗、蟋蟀为主的苗期害虫。防治措施主要有: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实行轮作倒茬,全蚀病或纹枯病发生重的地块尽量采取与棉花蔬菜、甘薯等非寄主作物轮作2~3年的方法;③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④适期晚播,一般在10月10日左右播种能减轻病虫害。注意耕作播种时,病田与非病田必须分开作业,防止病菌传播;⑤种子处理及土壤处理。种子处理采用50%辛硫磷100~150毫升和20%三唑酮乳油30~35毫升,对水3~4千克,拌50千克种子。土壤处理是在造墒后,667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3千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2.5千克或粉锈宁、多菌灵各1千克均匀撒于地表,然后旋耕整地;⑥小麦出苗后,注意地头地边的土蝗、蟋蟀每平方米达5头可进行喷雾防治。

2.返青-拔节期

此期重点是以防治麦田草、纹枯病、根腐病为主,兼治小麦白粉病、锈病。对麦田杂草在3月中下旬,667平方米用18%亿力5克或10%苯黄隆可湿性粉剂10克,兑水进行喷雾。同时可加入20%三唑酮10毫升或50%多菌灵40克兼治病害。

3.孕穗~抽穗扬花期

此期防治重点以吸浆虫、麦蚜、麦蜘蛛,监测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对于吸浆虫每样方(10厘米×10厘米×20厘米)达5头以上地块进行药剂防治,提倡蛹期和成虫期防治并重的原则。蛹期防治抓住小麦抽穗前的3~5天用药,采用拌毒土:菊酯类农药与辛硫磷1∶1混配200~250毫升,均匀的喷拌到25千克细沙中,与下午顺垄均匀撒入麦田,然后浇水。成虫期用药在小麦抽穗后扬花前进行,可用蚜虱净1000倍液;菊酯类于DDV1∶1混配1000倍液;快杀灵、益农神杀1000倍液与下午顺垄进行喷雾。麦蜘蛛可用1.8%虫螨克2500倍液进行喷雾。白粉病、锈病可667平方米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克或20%三唑酮乳油40~50毫升对水进行喷雾。小麦抽穗后至扬花前,若天气预报有3天以上的连阴雨,应立即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拖布津可湿性粉剂667平方米75克对水20~30千克,进行喷雾,可有效预防赤霉病的发生。

4.灌浆期

此期是多种病虫为害的高峰期,也是防治关键期,重点是穗蚜、白粉病、锈病。由于此期各病虫发生时间相近,因此可进行病虫兼治。对于麦蚜以百穗蚜量达800头以上时要及时防治,并混配杀菌剂和叶面肥进行,达到一喷综防目的。如果用药后7~10天如白粉病、锈病的病茎率达30%以上的地块,应进行第二次喷施防病药物和叶面肥。推广药剂种类有:小麦赤霉病可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67平方米75克;小麦蚜虫用10%吡虫啉或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667平方米25~30克;菊酯类农药与辛硫磷1∶1混配667平方米60~80毫升;667平方米30毫升菊酯混配10克吡虫啉。小麦白粉病、锈病用20%三唑酮乳油667平方米40~50毫升;40%黑腥必克30~40克。667平方米用水量20~30千克,特别是病害严重地块药液要足,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慧剑

    慧剑

    @阿顺儿听说这项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农药使用,对环境和人身健康都是好消息!

    2019-04-10 15:45

  • 阿顺儿

    阿顺儿

    这个技术对农作物保护来说太重要了,希望能够推广到更多的农田。

    2016-09-26 08:13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