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害虫图谱 > 鳞翅目害虫 > 小地老虎(夜蛾科)

小地老虎(夜蛾科)

农信网 2015-08-08 06:40:45 鳞翅目害虫 786

小地老虎图片,小地老虎长怎么样?小地老虎怎么防治,小地老虎用什么药最有效?小地老虎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小地老虎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小地老虎(夜蛾科)

一、中文名称:小地老虎

二、别名:土蚕、切根虫、夜盗虫

三、学名:Agrotisypsilon Rottemberg

四、分部地区:此虫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五、危害作物:各种农作物、蔬菜、杂草、果树及其林木幼苗。

六、危害方式:咀嚼式口器

七、危害症状:以幼虫危害地下部组织,主茎硬化后便可爬至上部咬食生长点,轻则造成缺苗断垄,重则毁种重播。

小地老虎(夜蛾科)

八、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21~23mm,翅展48~52mm,头部与胸部褐色至灰褐色,腹部黑灰色,复眼灰绿色,触角雄虫为双栉齿状,雌虫丝状。额上缘有黑条,头顶有黑斑,颈板基部及

中部各有一条黑横纹。前翅棕褐色,前缘区色较黑,基线双线黑色,波浪形。内横线双线黑色,波浪形,剑纹小,暗褐色,黑边,环纹小,扁圆形,黑边,肾纹黑边,外侧中部有一条楔形黑纹伸至外横线;中横线黑褐色,波浪形;外横线双线黑色,锯齿形,齿尖在各翅脉上为黑点。亚缘线微白,锯齿形,内侧賊3至軋间有两条楔形黑纹,内伸至外横线,外侧为两个黑点,缘线由一列黑点组成。后翅白色,翅脉褐色,前缘、顶角及缘线褐色,缘毛白色。腹部背面灰色。

2、卵:馒头形,直径约0.5mm,高约0.3mm,表面有纵横隆线。初产卵为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色,孵化前卵顶上呈现黑点。

3、幼虫:圆筒形,体长37~50mm,黄褐至黑褐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线均黑褐色;但不甚明显,前胸背板暗褐色,臀板黄褐色,其上具有两条明显的深褐色纵带,胸足与腹足黄褐色,头部褐色,具有黑褐色不规则网状纹,额中央亦有黑褐色绞,体表粗糙,满布大小不均匀而彼此分离的颗粒,这些颗粒稍微隆起。

4、蛹:体长18~24mm,赭色有光泽,口器末端约与翅芽末端相齐,均伸达第4腹节后缘。腹部前5节呈圆筒形,几与胸部同粗,第4~7腹节各节背面前缘中央深褐色,且有粗大刻点,两侧尚有细小刻点,延伸至气门附近,第1~7腹节腹面前缘也有细小刻点,腹部末端臀棘短,具短刺1对。

小地老虎(夜蛾科)

九、发生规律:

此虫1年发生代数,随各地气候不同而异,从地理区域来看,大致长城以北年生2~3代,长城以南黄河以北年生3代,黄河以南至长江沿岸年生4代,长江以南年生4~5代,南部***带地区年生6〜7代。

据各地发生情况表明,无论年生代数多少,在生产上造成严重危害的均为第1代幼虫。长江以南以蛹及幼虫越冬,南部***带地区冬季无休眠现象,各虫态均能正常活动,此虫在北方的越冬问题,至今仍不清楚,尚待研究,在海南研究黏虫的迁飞时,发现小地老虎可能也有迁飞危害的习性。了解此虫的越冬场所及虫态对于作好第1代幼虫发生数量的预测预报,搞好防治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成虫白天潜伏于土隙缝、枯叶、杂草等隐蔽物下,黄昏后开始飞翔、觅食、交尾、产卵等活动,春季气温回升至81时即有成虫出现,10度以上温度愈高,出现数量及活动范围也愈大。成虫对黑光灯极为敏感,有很强的趋光性,也有明显的趋化性,尤喜酸甜酒味。

成虫羽化后3〜5日开始产卵,卵散产于低矮叶密的杂草上,少数产于枯叶及土隙缝下,尤以靠近土面的叶上产卵最多,因此,清除杂草对防治地老虎危害有一定作用。成虫各代平均产卵量为800~1253粒,卵期随分布地区及世代不同而异,一般为3~7天。

幼虫共6龄,少数7~8龄,2龄前昼夜均可取食,群集危害,3龄以后分散活动危害,4龄时于夜间出土危害,白天潜伏于表土的干湿层之间,成虫、幼虫有假死习性,受惊扰即卷缩成团,幼虫期长短,各地间差异很大,第1代幼虫期一般为30~40天。

此虫的越冬代成虫在南方最早在2月份就可发现,全国大部地区发蛾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宁夏、内蒙古是4月下旬,华南一些地区从10月至翌年4月均有发生危害。

小地老虎(夜蛾科)

十、防治方法:

1、诱杀成虫:成虫盛发期设置黑光灯或糖醋酒液诱杀成虫。或用1.5kg红薯,煮熟捣烂加少量发酵粉发酵至带酸味,加等量水调成糊状,再加醋0.5kg和1%辛硫磷粉剂5g,以此取代糖醋液。

2、除草灭虫:田间杂草是小地老虎产卵的重要场所及幼龄幼虫的食料。在幼虫1~2龄时要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在秋收后及时进行深耕土地、修渠补堰;春播前,及时耕地、合理施肥灌水、推广农田化学除草,均能有效地减少田间杂草,从而减少小地老虎成虫产卵。

3、幼虫捕杀:幼虫捕杀的方法大体有三种:一是人工捕杀,当发现田间出现断苗后,在接近土表的位置刨开土层进行捕杀,可连续捕杀几次。二是糖醋诱捕,因为小地老虎对糖醋有趋向性。在田间放置配好的糖醋液诱杀剂。配方为糖3份、醋4份、水2份、酒1份,并加入总量0.2%的90%晶体敌百虫,分成多份,隔段距离摆放一份,此法可大量诱杀幼虫。三是灯光诱杀,利用小地老虎成虫对光的趋向性,在田间每40~50亩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于每年3月开灯,安装杀虫灯区域小地老虎危害明显减轻。

4、据河南偃师县经验,桐叶诱杀幼虫效果好。方法是将刚从泡桐树上摘下的老桐叶于傍晚放于苗圃地上,每亩70片叶左右,放前将桐叶浸以9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连续3~4天防治效果可达95%。

5、药剂防治:小地老虎1~3龄幼虫期抗药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选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敌杀死乳油15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60~70kg,于傍晚卸掉喷头,围绕作物根际进行点滴防治,以药液渗入土中为宜。也可用1%辛硫磷粉剂0.5~1kg加干土30kg混配成毒土撒于幼苗四周土面上,或用幼嫩多汁的鲜草25~40kg加1%辛硫磷粉剂1kg均匀混合,或90%敌百虫0.5kg加水5kg左右拌匀,于傍晚撤于苗床上防治4龄以上幼虫,杀虫效果均好,或直接喷雾各种胃毒农药,均有良好的防效。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对小地老虎的介绍及防治方法,如您有更好的见解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凯乔

    凯乔

    我刚在花园里见到了小地老虎(夜蛾科)它真是个迷人小家伙太神奇了!

    2019-12-15 14:20

  • 极品坏蛋

    极品坏蛋

    小地老虎(夜蛾科)真是太可爱了它翅膀斑纹真是漂亮极了!

    2017-10-11 10:30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