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猪营养管理面临的挑战:低能量饲料

猪营养管理面临的挑战:低能量饲料

农信网 2017-04-14 02:58:48 畜牧养殖 165

猪营养管理面临的挑战:低能量饲料

使用替代性原料以降低饲料成本,这是目前在猪饲料中常见的做法。然而,现在饲料营养管理面临一个挑战,那就是,如何在成本和质量之间取得平衡。

受猪营养学家和猪肉生产者等各种因素的推动,过去几年猪饲料的配制复杂性大大增加。为了抵消掉因增加传统谷物和蛋白质配料所带来的高成本,目前,使用替代性原料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但是,这种做法也不无挑战。大多数替代性原料的营养成分、纤维量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水平都比以前有所增长。因此,在不破坏生猪生长速度和胴体质量的前提下,平衡因使用替代性原料而带来的高额成本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

低能量的猪饲料

猪营养学家现正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配制出一种低能量的饲料--比过去使用的饲料能量更低。

目前,猪营养学家和生产者面临的其中一个最大的变化在于,配制出比以前能量更低的饲料。这是因为,能量配料价格有所上涨了,如在饲料中添加的脂肪价格上涨了,对于一些生产者来说,这一战略(配制低能量饲料)符合经济逻辑,但也不可避免带来了一些消极后果。

降低日粮能量的其中一种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膳食纤维--膳食纤维的提高常常与降低能量相关联。当用其他配料代替部分玉米和豆粕时--如小麦副产品(中等麦麸、细麸和麸皮),大豆壳,玉米副产品(酒槽和胚芽),菜籽粕或其他高纤维成分--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些替代性成分中含有的纤维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当我们评估低能量饲料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时,我们发现,纤维成分带来的影响往往与能量的高低有密切联系。

用低能量和高纤维含量的饲料喂养生猪,可能会带来很多后续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平均日增重往往会降低

·由于饲料能量降低了,饲料转化效率始终不够高

·饲料密度大批下降

·对粪便系统的影响在于粪便量增加

·胴体产量减少

副产品的使用

在典型的玉米-豆粕日粮中,替代性原料的使用已经成为养猪业的一种标准化操作,“替代”两字已不再是新鲜词了。猪饲料中普遍含有原料副产品、DDGS和中等麦麸,这些替代性配料有赖于膳食营养的提供。然而,营养学家和养猪生产者都明白,与正被逐步取代的谷物和豆粕相比,这些替代性成分的可变性要大得多。不仅在营养上可变性很高,而且,人们对氨基酸消化率的了解也不够多。

虽然这些负面影响造成了人们对饲料质量信心不足,但实际上,这些影响也并不会阻止行业对这些原料的广泛使用。为某一种成分专门制定一个精准的营养值是很困难的。营养值的获得途径包括:从已公布的资料中获得、对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进行计算后获得、从对其他成分的营养值估算中获得。上述所有的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并不都是十分完善的。

能量值

为一些替代性原料(如大豆壳)制定精准的营养值是很困难的

不幸的是,由于不能在实验室直接测量,最难以估算的部分是能量(代谢或净能量)。能量值可以通过化学分析(如分析水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纤维、淀粉、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方法获得。但是,在评估能量值的时候,使用的计算方程往往无法跟上原料的开发程度。

如果使用标准方程来估计能量值,被估算的能量值必须与已知原料的能量值有相关关系。同时,估算未知原料的能量值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使用与已知原料相同的实验室和相同的估计方程。

低能量饲料的影响

从饲料厂的角度来看,饲喂猪群低能量的饲料对饲料产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低能量饲料会降低饲料转化率,也会降低猪只(为达到预期的上市体重)所需的饲料量。因此,饲喂同样数量的生猪,饲料厂必须生产更多饲料(才能达到上市体重)。第二,低能量饲料降低了饲料容重,并且降低的幅度还十分巨大,取决于饲料加工的程度。在运输和储存同等数量(吨)的饲料时,低能量饲料会增加运输和储存成本。比如,大多数饲料厂都发现了:运输3吨饲料时--含30-40%的副产品(如DDGS、中等麦麸)--一辆容量为3吨的饲料卡车无法一次性装完。

由于饲料根本无法在车厢中很好地容纳进去,饲料卡车往往不能实现对载重量的最大化使用。同时,容重会影响饲料特性(可流动性),这可能会导致饲料货运次数增加。

目前,研究工作正在展开,以确定是否进一步加工高纤维原料,如通过缩小颗粒大小的方式增加饲用价值。当评估高纤维原料的饲料好坏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些成本(对原料进一步加工的成本)问题。

避免对胴体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

胴体产量。此前,我们经常讨论:随着饲料能量的减少,饲料中纤维含量往往会增加,如中等麦麸和DDGS。其中一个显著的消极影响是:纤维含量的增加会减少胴体产量比例(即屠宰率,计算方法:胴体重/活重×100)。这个比例对养猪生产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绝大多数生产者获得的利润都有赖于胴体重量。低能量、高纤维的饲料对胴体产量产生影响主要出于两个直接原因:1、饲料中纤维含量增加会引起大肠重量和大肠内食糜量增加。由于在对猪体剜除内脏后才能消除大肠重量,纤维含量对胴体重量(与活体重量密切相关)产生了负面影响。2、对猪只饲喂低能量饲料往往会会降低背膘,这将导致胴体产量进一步降低。

实际上,面对这一挑战,可以通过在猪只进入市场的前几餐中饲喂含较少纤维含量的饲料来解决问题。研究表明,在猪只屠宰前的两到三个星期,持续饲喂不含纤维成分的饲料,可以完全恢复胴体产量。

胴体脂肪质量。虽然用于代替部分玉米和豆粕的几种常见成分的纤维含量较高,但同时,这几种成分的不饱和脂肪浓度也很高--这反过来又以新的形式存储在猪的体内。比如:原料副产品、DDGS、甚至中等麦麸,这些成分的不饱和脂肪浓度都较高。胴体脂肪的组成可以从脂肪酸组成中得到提示,脂肪硬度也可以随着脂肪类型(不饱和&饱和)的不同而改变。胴体脂肪的变化对产品(猪肉)的影响因各个消费者而异。消费者对脂肪硬度的关注似乎更多一些。不过,也有其他的消费者对脂肪硬度的关注不会那么多,他们大多数会对买来的新鲜猪肉进行加工处理成腊肉或熏肉。

目前,乙醇行业正采用新技术,实现从传统的DDGS(其中粗脂肪含量一般为10-11%)中提取2-5%的玉米油。一种观点认为,用这种玉米油含量降低了的DDGS饲喂猪群,可减少胴体脂肪质量的负面影响。事实上,对猪群饲喂任何饱和脂肪水平有所降低的配料,都将有助于减少胴体脂肪软化。但是,从DDGS中抽取出部分玉米油,会造成:能量值降低、纤维含量增加,这些无疑加剧了使用低能量配料带来的负面影响。

生产者已经掌握了如何更好地管理胴体脂肪的要求,主要通过以下方法:1、通过在整个生长和肥育期间减少某些成分的饲喂水平;2、通过减少或撤销肥育末期的不饱和脂肪的配料来源。但是,与恢复胴体产量相比较,减少或移除这些成分过程中需要的时间更漫长。对营养学家和生猪生产这来说,优化低成本饲料,同时达到生猪的脂肪质量指标,这个问题在目前甚至在日后,都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低能量饲料发展前景

由于谷物成本高昂,低能量、高纤维的饲料有望得到业界更广泛的使用。随着业内对低能量饲料越来越多的使用,需要制定更精准的营养值标准。养猪生产者可能会通过改变原有的管理体系,以争取更多时间来达到原有(高能量饲料时期)的市场份额。与饲喂高能量饲料相比,饲喂低能量饲料可能是一种更为经济、划算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养猪业不断完善饲养策略,最大限度地有效使用这些配料,同时,把其负面影响最小化,行业内对这种做法已经日益娴熟了。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雪殇倾寒

    雪殇倾寒

    猪营养管理真的不容易,低能量饲料问题还挺棘手的。

    2019-08-28 07:52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