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最全的猪场腹泻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值得收藏)

最全的猪场腹泻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值得收藏)

农信网 2022-11-20 02:05:01 养猪 154

最全的猪场腹泻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值得收藏)

七、10~60日龄

原因:轮状病毒病

发病情况:猪轮状病毒病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猪的传染病。仔猪寒冷的冬春季节多发,主要表现为精神委顿,不食或少食,常有呕吐,出现水样或糊状、黄白色或暗黑色下痢,快速脱水等。成年猪与育成猪多为隐性感染,是引起猪胃肠炎的常见病因。

对策: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但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可减少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的死亡。发病后停止哺乳,立即自由饮用含葡萄糖-甘氨酸的电解质流液,或静脉注射5%~10%葡萄糖盐水和3%~10%的碳酸氢钠溶液,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脱水与酸中毒。构建并保持良好的猪舍小环境,防止贼风出入,维持相对恒定的温度。

八、15~90日龄

原因:类圆线虫病

发病情况:仔猪类圆线虫病是由兰氏类圆线虫寄生在猪小肠所引起的一种寄生线虫病,15~30日龄仔猪感染率高,60~90日龄猪逐渐减少。多流行于雨季和夏季,猪圈不洁且潮湿时更易发生。大量幼虫寄生于仔猪肺部时,常会引起湿疹、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而大量类圆线虫成虫寄生于仔猪小肠时,即会发生呕吐、腹痛、消瘦、贫血、下痢,粪便中带有血液或粘液,最后因极度衰竭而死亡。剖检可见充血、出血和溃疡。

对策:经常消毒,保持猪舍环境干燥、清洁。治疗可用左旋咪唑、丙硫咪唑、伊维菌素、噻苯咪唑口服或拌入饲料投服,可驱除全部虫体。

最全的猪场腹泻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值得收藏!(下)

九、断奶后

原因:非典型猪瘟、伪狂犬病

发病情况:多由患非典型猪瘟的母猪感染而来。患非典型猪瘟的母猪所产的仔猪,哺乳期内多生长良好,一旦断奶后,仔猪便会出现体温升高,一般达到41℃以上,不食或少食,顽固性腹泻,粪便由褐色到黄色,后期排粪失禁,粪便沿着后腿淌下,恶臭,迅速消瘦,腹下部及耳根皮肤呈紫红色,多方治疗均无效,约1周后死亡。

而感染伪狂犬病的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拉稀、呕吐,发病率20%~40%,致死率10%~20%。

对策:两种病均有病毒引起,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做好免疫是预防的根本。要根据当地疫情规律、抗体水平、猪群健康状况、所选疫苗类型等制定适合本场实际的“个性化”免疫程序,并规范免疫操作,做到不漏免。有条件的地方和猪场,还应及时进行病原抗体检测,评价免疫效果,不断修订和完善免疫程序。

十、50~90日龄

原因:仔猪痢疾(猪血痢)

发病情况:猪痢疾(猪血痢)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肠道传染病,以急性出血性下痢、亚急性和慢性粘液性下痢为主要临床特征。虽然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但主要侵害的是50~90日龄的猪。

最急性型往往见不到任何症状就于数小时内死去。急性型病例开始排黄色至灰色的软粪,食少,体温升高至40~40.5℃,随着病情的发展,不断排出含有大量粘液或血丝的粪便,弓背,吊腹,脱水,喜饮,消瘦,虚弱,共济失调。亚急性和慢性病例症状较轻,表现为反复下痢,不时排出灰白色带粘液的稀粪,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停滞而成为僵猪。

对策:可用0.5%痢菌净液按每千克体重0.5毫升肌内注射,或用红霉素每千克体重1~3毫克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用2~3天。同时进行补液、强心。

十一、60~120日龄

原因:仔猪副伤寒

发病情况:仔猪副伤寒也称猪沙门氏菌病,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急性者为败血症,临床多见慢性型坏死性肠炎。本病常发于180日龄以下的仔猪,特别是60~120日龄仔猪。虽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阴雨潮湿、寒冷和季节交替时。病猪体温多升高,出现周期性下痢,粪便呈淡黄色、黄褐色或绿色,恶臭,有时混有血丝和假膜,有的病猪还表现咳嗽,个别会出现皮肤疹块。

对策:对30日龄以上的仔猪,用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肌内注射1毫升,可收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发病猪使用恩诺沙星、庆大霉素等,有满意的治疗效果。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紫晏枫铃

    紫晏枫铃

    这个真的太实用了,谢谢分享!

    2023-08-20 18:04

  • weenie

    weenie

    太有用了,猪场管理必备!

    2023-04-05 22:04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