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猪蓝眼病的治疗

猪蓝眼病的治疗

农信网 2022-12-15 07:45:01 养猪 528

猪蓝眼病的治疗

眼病是由副豁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病,其临床特性为中枢神经紊乱、繁殖障碍和角膜混浊。由于角膜混浊而导致瞳孔呈淡蓝色,故名蓝眼病。

【病原】猪的蓝眼病的病原为蓝眼病副豁病毒,甲醛可消除蓝眼病副砧病毒的感染性和血凝性;56 ℃ 4 小时可使蓝眼病副勃病毒灭活。

【发病特点】猪是已知自然感染蓝眼病副钻病毒且惟一有临床症状的动物,亚临床感染猪是蓝眼病副勃病毒的主要传染源。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人员、交通工具、鸟和风传播。受害的主要是仔猪,大于30 日龄的猪很少死亡且不表现神经系统障碍;15一45 千克的猪发生严重的脑炎,其死亡率很高,同时伴有其他病毒性或细菌性疾病。

【临床症状】蓝眼病在商品猪首发于“产仔室”而且表现中枢神经症状和高的死亡率,同时一些断奶仔猪和育肥猪发生角膜混浊,死亡率急剧上升,然后短时间内降低。因猪的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不一样。

2 一15 日龄小仔猪最易感染,临床症状骤然出现,健康仔猪突然侧卧虚脱或出现神经症状,开始发热、被毛粗乱、弓背,有时伴有便秘和腹泻,然后出现运动失调、虚弱强直(主要见于后肢)、肌肉震颤、姿势异常(如犬坐样)等神经症状。一些病猪有角膜炎,并伴有眼睑水肿和流泪,眼睑紧闭,粘有分泌物,有1 %一10 %感染猪呈单侧或双侧性角膜混浊。最早发病的仔猪在48 小时内死亡,后出现的病例在出现症状4 一6 天后才死亡。蓝眼病暴发期,仔猪的感染率为20 % - 65 % ,感染仔猪的发病率为20 % - 50 % ,死亡率达87 %一90 % ,受感染的母猪表现正常,或在仔猪出现症状前l 一2 天有中度厌食现象。

大于30 口龄的猪表现中度和暂时性临床症状,包括厌食、发热、打喷嚏、咳嗽等,但神经症状不常见,且不明显。如有则表现为倦怠、运动失调、转圈,呈单侧或双侧性角膜混浊和结膜炎,可持续1 个月而无其他症状。30 日龄以上的猪感染率仅为1 % - 4 % ,且死亡率低。

后备母猪和其他成年猪偶见角膜混浊,怀孕母猪的返情率达20%,并可持续4 个月。公猪单侧性肇丸增大,14 %一40 %的公猪繁殖力降低,条丸萎缩并伴有副翠硬化。

【病理变化】没有特征性眼观病变,仅见肺心叶及腹侧有轻度的肺炎等变化。仔猪有中度胃、膀眺扩张,腹腔积有少量混有纤维素样的液体,脑充血、脊液增多,常见单侧性结膜炎、结膜水肿和不同程度的角膜混浊。

【诊断】在急性病例,根据其脑炎、角膜混浊、母猪繁殖障碍、公猪皋丸炎和附翠炎可对蓝眼病做出初步的诊断。根据其组织病变,如非脓性脑炎、房前色素层炎、角膜炎、皋丸炎、副肇炎,神经元和角膜上皮内的包涵体对蓝眼病可做出进一步诊断。确诊则依赖于血清学方法和病毒的分离鉴定。

治疗】蓝眼病无特效治疗方法,有中枢神经紊乱的猪一般以死亡告终,仅有角膜混浊的猪只可康复。

【预防】

( 1 )剔除有或无皋丸炎不育公猪,必要时可采用人工授精,特别注意怀孕母猪和小母猪的发情症状,有条件者可用超声波确诊其是否怀孕。良好的管理,保持清洁卫生,提供充足营养,可减少该病的不利影响,抗菌药常用于继发感染的治疗和预防。

( 2 )感染猪场蓝眼病扑灭措施,包括封锁猪场,彻底消毒,实行“全进全出”制,扑灭临床感染猪,及时清除死猪,用血清学方法进行监测。

( 3 )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从健康猪群引种,进行血清学检测,并群前实行隔离,该病毒具有血凝性,可以凝集哺乳动物和禽类红细胞。控制人员流动,严防野鸟、野鼠侵入,及时清除废弃物和死猪。

( 4 )用细胞培养和鸡胚增殖蓝眼病副勃病毒,制成油苗或氢氧化铝佐剂苗,可用于该病的预防。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浅笑

    •浅笑

    希望科学家们能够尽快攻克这一疾病,为猪群的健康保驾护航。

    2023-08-28 23:25

  • 王朝渠

    王朝渠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学研究,希望尽快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让受影响的猪群免受病痛困扰。

    2023-04-22 15:35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