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害虫图谱 > 双翅目害虫 > 稻秆蝇(秆蝇科)

稻秆蝇(秆蝇科)

农信网 2022-12-15 04:14:01 双翅目害虫 567

稻秆蝇图片,稻秆蝇长怎么样?稻秆蝇怎么防治,稻秆蝇用什么药最有效?稻秆蝇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稻秆蝇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稻秆蝇(秆蝇科)

一、中文名称:稻秆蝇

二、别名:稻秆潜蝇、稻黄秆蝇、稻钻心蝇、双尾虫

三、学名:Chloropsoryzae Matsumura

四、分部地区: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省。日本、朝鲜和越南等也有分布。

五、危害作物:除水稻、麦类外,还有游草、看麦娘、稗等。

六、危害方式:刺吸式口器

七、危害症状:幼虫在水稻苗期潜蛀心叶、生长点或幼穗,分别引起叶片纵裂、分蘖增多、不实穗或白穗等症状。

稻秆蝇(秆蝇科)

八、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2.3~3毫米,翅展5~6毫米,体鲜黄色,头部有珠状黑色大斑。胸部背面有3条黑色粗纵斑,翅透明,腹部各节背面基部有黑色横带。

2、幼虫体长6毫米左右,近纺锤形,淡黄白色,尾端分二叉。

稻秆蝇(秆蝇科)

九、发生规律:

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杂草上过冬。主要为害早稻、一季中稻和单季晚稻,偶也为害迟插双季晚稻。成虫多在上午羽化,白天活动,喜在嫩绿稻田产卵。卵散产在叶片背面和叶鞘上,一叶一卵,少数多粒。初孵幼虫可借助露水往下移动而蛀入心叶,侵入后5~7天,新叶展开即呈现若干细长条状裂缝,幼穗受侵,常形成花白穗、扭曲小穗或白穗。一般不转株为害,一株一虫。幼虫取食幼穗后才爬至上部叶鞘内化蛹。冬暖夏凉的潮湿环境适于发生,单、双季稻混栽区因各代较易获得有利的食料条件为害较重,偏施氮肥将引诱产卵而加重为害。粳型水稻品种比籼型的受害轻。

十、防治方法:

包括选育抗(耐)虫品种,避免多品种混栽,清除田边杂草,减少越冬虫源,以及在成虫盛发期和幼虫盛孵期喷洒乐果、敌百虫、亚胺硫磷等。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对稻秆蝇的介绍及防治方法,如您有更好的见解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稻秆蝇(秆蝇科)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兰格

    兰格

    稻秆蝇是真正大自奇迹它们对稻田生态系统平衡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保护稻秆蝇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稻田和稻米。????

    2023-05-27 12:05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