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蔬菜种植技术 > 黄瓜种植技术 > 黄瓜猝倒病症状及防治

黄瓜猝倒病症状及防治

农信网 2023-01-29 02:16:01 黄瓜种植技术 900

猝倒病俗称“掉苗”、“卡脖子”、“小脚瘟”等,是冬春季节黄瓜育苗时经常发生的一种苗期病害。出土不久的细苗*易发病,病后常造成幼苗成片倒伏、死亡,重者甚至毁床。

症状 苗期露出土表的胚茎基部或中部呈水浸状,后变成黄褐色色枯缩为线状,往往子叶高未凋萎,幼苗即突然猝倒,致幼苗贴伏地面,有时瓜苗出土胚轴和子叶已普遍腐烂,变褐枯死。湿度大时,病株附近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该菌侵染果实引致绵腐病。初现水渍状斑点,后迅速扩大呈黄褐色水渍状大病斑,与健部分界面分明,*后整个果实腐烂,且在病瓜外面水出一层白色茂密棉絮状菌丝。果实发病多始于脐部,也有的从伤口侵入在其附近开始腐烂。

苗床上*初多是零星发病,尔后形成发病中心,迅速扩展。在苗床湿度高时,病苗残体表面及附近土壤表面常长出一层白色絮状霉,此时细苗根系生长正常,颜色不发生变化,该病菌侵染果实会引起绵腐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12~18cm表土层越冬,并在土中长期存活。翌春,遇有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此外,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的菌丝也可以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瓜苗引起猝倒。田间的再侵染主要靠病苗上产出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灌溉水或雨水溅附到贴近地面的根茎或果实上引致更严重的损失。该病主要在幼苗长出1~2片真叶期发生,3片真叶后,发病较少。结果期阴雨连绵,果实易染病。

防治方法如下:

1、苗床的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和排、灌方便的生茬地块做苗床,播种前要充分晒地,施足经过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有条件的采用营养钵育苗。

2、种子和苗床消毒

重茬地或旧苗床育苗,要进行土壤消毒。方法:种子消毒可用3000倍96%恶霉灵药液拌种,土壤消毒可采用每平方米苗床施用50%拌种双粉剂7克,或40%五氯硝基苯粉剂9克,或32%苗菌敌可湿性粉剂10克,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9克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克对细土4-5千克,施药前先把苗床底水打好,且*浇透,一般17-20厘米深,水渗下后,取1/3充分拌匀的药土撒在畦面上,播种后再把其余2/3药土覆盖在种子上面,即上覆下垫。如覆土厚度不够可补撒堰土使其达到适宜厚度,这样种子夹在药土中间,防效明显,残效月余。

3、加强苗床管理

调节苗床温度,白天20~30℃,夜间15~18℃,在注意提高地温的同时,要降低土壤的湿度,防止湿度过大。做到苗床保温与放风协调进行,增加光照,培育壮苗。育苗畦(床)及时放风、降湿,即使阴天也要适时适量放风排湿,严防瓜苗徒长染病。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要立即拔除发病植株,并用72%普力克水剂500~8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霉疫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隔7天喷洒7天洒1次,连喷2~3次。对成片死苗的地方,可用7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或55%多效瑞毒霉可湿性粉剂350倍液,或97%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灌根,每7天1次,连续灌根2~3次。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3 评论

  • 桃溪鹤影

    桃溪鹤影

    猝倒病真的太可怕了,我会密切关注症状和防治方法,以保护我的黄瓜。

    2023-10-31 14:35

  • MAY:五斗米

    MAY:五斗米

    这个话题太有用了!我家的黄瓜也曾受到猝倒病的困扰,期待能学到一些有效的防治技巧。

    2023-07-31 18:28

  • Skyゞ↙回忆の伤痛℃☆ㄣ

    Skyゞ↙回忆の伤痛℃☆ㄣ

    我种过黄瓜,猝倒病真的让人头疼。希望有更多的防治方法分享出来。

    2023-04-30 22:22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