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规模猪场常见仔猪腹泻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规模猪场常见仔猪腹泻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农信网 2023-05-19 04:03:01 畜牧养殖 535

规模猪场常见仔猪腹泻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多年来仔猪发生腹泻一直是困扰管理者的重要问题,因为一旦仔猪发生腹泻往往不是单纯一种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一起引起的,这就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麻烦,致使延误病情、造成误诊,不仅增加饲养成本,还会引起较高的死亡率和降低经济效益。

1、轮状病毒腹泻

本病经常与仔猪白痢发生混合感染,10~28周龄的仔猪易感,成年猪群通常发生隐性感染。仔猪发病后表现:食欲下降、呕吐、腹泻、排黄灰色或黑色水样或糊状稀便。对病猪剖检后可见胃壁迟缓、内部充满乳汁或凝乳块,肠壁很薄、厂区充满黑色或黄灰色液体。

仔猪发生本病后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只能使用止泻和收敛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并且注射抗生素来防治继发感染或并发感染。所以必须做好日常预防工作,在加强饲养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做好母猪的免疫接种工作,这样仔猪通过采食母乳获取足够的母源抗体,进而获取抵抗本病的保护力,减少感染本病的机会。

2、传染性胃肠炎

本病主要流行于寒冷季节,尤其是10日龄以内的仔猪易感,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仔猪生长到5周龄以后就很少发病和死亡了。仔猪发病后突然呕吐、出现水样腹泻、机体很快脱水。剖检病猪可见胃部充满乳汁和凝乳块,胃壁粘膜充血。小肠粘膜充血,肠腔内有泡沫样液体,肠壁呈半透明状。

仔猪感染本病后没有特性药物来治疗,只能使用广谱抗生素来防治并发感染或继发感染,并使用止泻、收敛和补液等措施对症治疗。最重要的是做好预防工作,在疾病流行时提前做好疫苗接种,用该病的弱毒对全场猪只普遍接种,促使仔猪从乳汁中获得被动免疫。

3、流行性腹泻

本病主要在寒冷季节流行,无论什么年龄的猪只都可感染本病,仔猪感染后会发生死亡现象,成年猪一般会在几天后自动康复。仔猪发病后表现食欲下降,与传染性胃肠炎类似,出现呕吐、水样腹泻和明显脱水症状。剖检后可见肠管扩张,肠腔内充满黄色液体,肠壁呈透明状,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猪群感染本病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治疗和使用抗生素防治继发感染,必须做好防疫工作,给猪群免疫接种猪流行性腹泻弱毒苗或灭活苗,可以有效防控本病的发生。同时加强日常管理,给仔猪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应激条件,增强仔猪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4、球虫病

本病主要流行于温暖潮湿季节,如果猪舍潮湿、污浊极易诱发7~21日龄的仔猪爆发本病。仔猪发病后会排出灰黄色胶冻样或水样稀粪,粪便中还有大量粘液和饲料。剖检可见肠壁增厚、回肠和空肠粘膜充血、发炎,或者呈坏死性病变。

治疗本病的可以选用氨丙林或磺胺类药物,交替使用治疗效果更好,还可以防止本病的反复发作。日常管理中需要做好预防工作,这是防控本病的关键:定期清除粪便并堆积发酵处理,杀灭粪便中存活的寄生虫卵囊。对饲养环境定期冲洗和消毒,保持环境干燥、干净和卫生,给寄生虫创造不利于存活的环境,能够有效防控寄生虫病的暴发。

5、缺铁性贫血

本病主要发生在没有采取补铁措施的猪场,尤其是15~30日龄的仔猪易大批发生。病猪表现食欲下降、逐渐消瘦、粘膜发绀、下痢与便秘交替发生。剖检可见肌肉颜色变淡、黏膜苍白、轻度黄染、胸腔和腹腔内充满积液,肝脏呈脂肪变性、血液稀薄。建议在仔猪出生后2~3d及时补充铁剂,能够切实可靠地预防本病发生。生产中经常使用铁钴合剂、牲血素和右旋糖酐铁剂等。

总之,应提高仔猪管理水平,供给容易消化、营养全价的饲料,同时减少各种应激情况,保证猪舍温度和湿度适宜,空气质量良好,避免环境条件突然改变。在仔猪断奶前后应逐渐更换饲料,促使仔猪肠道功能逐步完善,能够很好的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成分,继而提高仔猪体质和免疫力,增强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的能力,降低仔猪发生各种腹泻性疾病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3 评论

  • 废物一个,你别问我为什么

    废物一个,你别问我为什么

    @thgq希望猪场能够加强对防治措施的宣传和执行,提高养殖技术水平,降低疾病发生率。

    2023-12-27 19:38

  • thgq

    thgq

    猪场管理者一定要重视腹泻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不仅关乎猪的生存健康,也关系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3-10-14 14:26

  • 喻帆

    喻帆

    这些防治措施对保障猪场生猪健康至关重要,希望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蔓延。

    2023-08-01 09:14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