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猪瘟与猪弓形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瘟与猪弓形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农信网 2008-04-22 16:56:16 养猪 481

猪瘟与猪弓形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瘟与猪弓形体病混合感染诊治

兰罗勋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

猪瘟是危害养猪业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应用猪瘟兔化弱毒苗以来,有效地控制了猪瘟大规模流行,但是一些散发性的猪瘟仍在我国不间断地流行。笔者发现一起猪群以高热稽留、呼吸困难、耳朵、体躯下部等处出现紫红斑或出血点为临床特征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等综合诊断,确诊为猪瘟与猪弓形体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道于下。

1饲养及发病情况

柳州市某机械厂为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而开始养猪,猪场由本厂原老仓库改建而成的,光线较暗,通风条件不很理想。2007年3月下旬,该厂分4批从当地市场购回体重为30kg左右的架子猪共89头,分3舍饲养,饲喂由玉米粉、豆粕、麦麸等原料配成的配合饲料,进猪1个月内不接种任何疫苗,猪只长势一直很好。但到了5月份,猪群突然发病,3d内有3头猪死亡,5d后病猪增加到10头,发病致死率100%,应用阿莫西林、安乃近、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效果均不明显。此次疫情造成猪死亡21头,死亡率达23.5%,损失较大。

2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至41℃左右,个别的可高达42℃以上,稽留不退;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站立不稳,共济失调;病猪多见便秘,粪便干硬呈球状,带有黏液或血液,有时下痢,粪便多呈黄色或黄绿色,味恶臭,小便短黄;部分病猪有眼结膜炎症状,耳朵、腹下部及四肢内侧、肛门及阴门周围等处出现紫红斑或出血点;部分病猪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式呼吸,有时咳嗽、呕吐,流少量鼻液。

3病理变化

剖检病猪2头,死猪5头。其病变性特征有:全身淋巴结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和出血,胸腔、腹腔均有程度不一的黄色积液,心冠脂肪、心内外膜有小点出血,肺脏出血、间质水肿,肝脏肿大,有点状出血及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灶,脾脏边缘不整齐,有出血性梗死灶,肾脏呈土黄色,被膜下及皮质部有散在或密集的数量不等的小出血点,肠黏膜充血、出血,回肠、盲肠及结肠黏膜发生坏死性肠炎,形成“钮扣状肿”。

4实验室检验

4.1细菌学检查:无菌取病死猪心血、肝、肺、脾、淋巴结触片,染色镜检,未发现细菌。同时将病料分别接种于营养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和鲜血琼脂上,置于32℃培养24h,结果均无细菌生长。

4.2采集2头未经药物治疗的病猪淋巴结、肺、肝分别触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发现有小于红细胞半径的月芽型和近似月芽状的弓形虫滋养体。

4.3兔体交叉免疫试验:取病猪脾脏和淋巴结磨碎后用灭菌生理盐水10倍稀释、过滤,每毫升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各1000IU,对3只健康家兔作肌肉注射,5mL/只,另设3只家兔不作处理作对照,间隔5d,同时对6只家兔静脉注射1B20稀释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悬液,1mL/只。结果表明注射有病料的3只家兔不引起热反应,而未注射病料的3只家兔出现了典型的稽留热型,说明该病料含猪瘟病毒。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等综合诊断,确诊为猪瘟与猪弓形体病混合感染。

5治疗

5.1猪群全部进行检查测温,发现有临床症状或体温升高的病猪和可疑病猪时,立即隔离或捕杀,其余有感染可能的猪只就地隔离观察,病死猪和捕杀的病猪作消毒深埋处理。对病猪的场舍、用具、垫草、粪水进行彻底清理、冲刷后,用2%~3%烧碱进行消毒。

5.2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对未发病的猪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每头猪注射4头份~5头份,每免疫注射1头猪时,换1针头,防止交叉感染。

5.3猪群紧急接种猪瘟疫苗2d后,用10%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5kg体重注射1mL,1次/d,首次加倍,连用3d~5d。同时用磺胺嘧啶70kg/mg,加三甲氧苄氨嘧啶14kg/mg,每天拌科喂服2次,连用3d。通过采取以上措施,7d后疫情得了控制。

6小结与体会

6.1病原体的多重感染屡见不鲜,尤其以病毒为主因的多种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已成为目前猪病的普遍现象,造成猪病的复杂程度和控制难度加大。笔者建议,在养猪生产中要保持圈舍清洁,定期消毒,防止病原体污染畜舍、饲料、水源,做好灭鼠、灭蝇、灭蚊工作,严格处理病尸,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全价饲料,提高营养水平,减少不良应激,这样可以增强猪体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疫病发生。

6.2猫是弓形虫的唯一终末宿主,是弓形虫病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猪场内禁止养猫,猪舍及周围环境应避免有猫出入。现阶段还没有较完善的商品化的弓形虫疫苗可供使用,防治本病的关键是应用药物。磺胺类药物对弓形虫有很好疗效,临床上常用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复方磺胺嘧啶钠、三甲氧苄氨嘧啶、二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氧吡嗪等,配合使用效果更佳。用药时要注意“早用药,疗程足”的治疗方针,病情控制后应继续治疗1d~2d。

6.3生物学试验是较可靠的诊断方法,特别是对混合感染猪瘟的诊断。笔者在本次诊断中应用兔体交叉免疫试验,虽然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简单易行,这在实验室诊断设备和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具有实际意义。

6.4目前,猪瘟尚无有效药物治疗,唯一办法是搞好免疫接种。从该猪场发生此次疫情来分析,不重视免疫接种工作,进猪后1个月没有考虑应用疫苗从而发生猪瘟疫情,导致严重经济损失。众所周知,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安全有效,仍然是我国猪瘟防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如果该场从市场购回猪只时,立即全部注射猪瘟疫苗,就有可能防止这次猪瘟发生,因为市场上出售的猪只过于复杂,有些根本没打过预防针。因此,在养猪生产中,要高度重视免疫接种工作,有计划地投入人力、财力与精力,切实加强猪瘟等疫病的免疫工作,防范于未然。

6.5发生猪瘟疫情时,应及时采用猪瘟兔化弱毒苗对假定健康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以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对不同基因型猪瘟病毒株可产生完全的交叉免疫保护,适当加大疫苗免疫剂量还能减轻或抑制母源抗体干扰。一般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或猪瘟细胞培养苗4头份/头~5头份/头,这样做可以尽快控制疫情,减少猪只死亡。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3 评论

  • 破碎。

    破碎。

    养猪是一门技术活,平时还是要多学习猪病防治知识,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2017-12-12 20:35

  • 所谓的

    所谓的

    这两种猪病合并感染对猪的健康影响一定很大,希望能够早日找到有效的诊治方法。

    2014-09-26 03:22

  • 儒墨

    儒墨

    真是太可怕了,希望养猪的朋友都能做好防范措施,保护好自己的猪群。

    2011-07-10 10:09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