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养猪场饲养密度高 应激因素多(很容易引起寄生虫疾病的流行)

养猪场饲养密度高 应激因素多(很容易引起寄生虫疾病的流行)

农信网 2009-09-16 05:14:34 畜牧养殖 135

养猪场饲养密度高 应激因素多(很容易引起寄生虫疾病的流行)

由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养猪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规模猪场数量逐渐增多,养猪并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规模养猪正逐步替代传统的散养。这是中国养猪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世界上所有养猪发达国家所共同经历的过程。

规模猪场一般是指年出栏商品肉猪3000头以上的猪场。也可根据猪场的生产任务和经营性质分为母猪专业场、商品肉猪专业场、自繁自养专业场、公猪专业场。上世纪90年代以来,规模猪场发展迅速,猪群规模大,饲养密度高,应激因素多,很容易引起寄生虫疾病的流行,一旦发生疾病,难以控制和根除,甚至某些本来在散养条件下危害不大的疫病,也会严重流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是提高规模化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但一些规模猪场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均较低,寄生虫病不断发生,直接影响了规模猪场的经济效益。

1线虫病

在饲养管理不良条件下,其感染途径是经口或经皮肤感染。类圆线虫主要危害3一4周龄的仔猪,寄生在十二指肠;猪蛔虫主要危害3-6月龄的仔猪,常造成僵猪”,成年猪多半为带虫者而不显症状,病仔猪却可表现贫血、腹泻、呕吐、逐渐消瘦。

类圆线虫的幼虫经皮肤感染仔猪时,可引起仔猪皮肤湿疹,同时,也可带入副伤寒杆菌,而造成死亡;此虫体移行到肺时,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蛔虫的幼虫在猪体内移行时,损害脏器和组织,破坏血管,引起血管出血和组织变性坏死。

2附红细胞体病

本病多发生于夏季雨后湿度大时,猪虱、蚤等吸血节肢动物可以起到传播作用,此外,污染的针头、手术器械、交配等也可传播。

①仔猪,小于5日龄的主要是皮肤苍白和黄疽,1周龄后多可自愈;1月龄左右的仔猪,最初表现贫血,后出现黄疽症状,生长发育不良,成为僵猪;有些病猪高热稽留,全身皮肤发红,或是耳、腹下、四肢先发红后出现紫斑,数天内死亡。

②母猪,在应激条件下,急性感染时,高热稽留数天,厌食;慢性感染时,猪群中部分母猪出现衰弱、苍白及黄疽症状,其中部分母猪不发情或屡配不孕。

分享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暂无评论,欢迎沙发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