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药材 > 杜仲 > 种杜仲种子繁殖栽培技术

种杜仲种子繁殖栽培技术

农信网 2015-06-05 15:09:00 杜仲 365

杜仲杜仲科植物,又名为丝绵皮、丝连皮,具补肝肾、强筋骨、安股、降血压等功能。原产于中国,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杜仲生长速度初期较为缓慢,速生期出现在10~20年,20~35年树的生长速度渐缓,其后几乎停滞。树皮的生长过程几乎与树高相一致,树皮产量随树龄变化而异,同时亦受环境条件影响。杜仲喜光,对土壤、气温要求不严,在气温-20℃时可安全越冬。但在湿润、温度较高地区生长发育较快。种子有一定的休眠性,经8~10℃低温层积50~70d,发芽率可达90%左右,种子寿命较短,一般不超过1年,干燥后更易失去发芽能力,故种子采收后宜即行播种。

1苗圃地选择

选用土质疏松、湿润、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地块。育苗前对圃地进行深翻细耕,清除杂草,施足基肥,施用饼肥2 250~3 000kg/hm2。同时施熟石灰150~225kg/hm2,进行土壤消毒,杀死地下害虫。然后将地细整,做成1m宽的细畦。

2播种

可用种子、扦插、压条及嫁接等方法繁殖,生产上以种子繁殖为主。采种时应选择树龄在15年以上、生长在肥沃土壤上向阳的树作为母树,当年成熟、新鲜、饱满、黄褐色有光泽的种子,在冬季11~12月或2~3月月均温达10℃以上时播种,一般暖地要冬播,寒地可秋播或春播,以满足种子萌发所需的低温条件。种子忌干燥,故宜趁鲜播种。如需春播,则采种后应将种子进行层积处理,种子与湿沙的比例为1∶10,或于播种前将种子放入60℃水中浸泡,自然降温,保持20℃,浸泡2~3d,每天换水1~2次,当种子膨胀、果皮软化后取出,稍晒干后拌入草木灰和干土,拌匀播种。条播行距20~25cm,用种量120~150kg/hm2,播种后盖草并浇头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后,于阴天揭除盖草,可产苗木45~60万株/hm2。

3苗圃管理

3.1间苗 出苗过密的幼苗间出另行移栽,使其保持株距8~10cm,以基本出齐苗后开出真叶前移栽为佳,未开真叶其根部几乎无须根。在阴天或傍晚用硬竹片轻轻挑出(尽量带泥),随挑随栽,栽后浇水,7~10d后用极淡人尿粪或尿素点浇肥1次。

3.2拔草松土 幼苗出土后见草就拔,防止草荒;4片真叶后就要松土锄草。早锄能提高地温,抗衡病源,开始1~2遍时要浅松,整个苗期松土锄草4次,8月份高温期只拔草不松土。还可结合深翻土地,进行林粮间作,以耕代抚。

3.3施肥 苗期施肥要“少吃多餐”,以农家肥和复合肥为佳,施肥要清淡,以每次松土后稀浇为宜,不宜用碳铵,以防肥害。苗高30cm后即可在雨天撒尿素,每次用量60~75kg/hm2。苗高40cm后,每隔15~20d可轻撒1次尿素。杜仲苗秋期猛长,肥料跟上,大者当年可长1.0~1.1m高,即可培养出优质苗木。追肥可用氮肥120~180kg/hm2、磷肥120~180kg/hm2、钾肥60~90kg/hm2,或每株施用农家肥25kg,环状开沟深15~18cm,施肥后覆土。

4定植

一至二年生苗高达1m以上时即可于落叶后,翌年春天进行定植。株行距1.5m×2.0m,穴直径70cm,深70cm,边起苗边移栽。移栽当年一般中耕3~4次,并结合施肥。春季萌芽前和落叶后各施农家肥1次,追使优质厩肥30.0~37.5 t/hm2。北方地区8月停止施肥,避免晚期生长过旺而降低抗寒性。

5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根腐病、叶枯病、豹纹木蚕蛾等。在立枯病防治上,整地时撒硫酸亚铁粉105~150kg/hm2或喷洒40%甲醛溶液45kg/hm2,然后盖草,进行土壤消毒;播种时用50%多菌灵37.5kg/hm2与细土混合后撒在苗床上或播种沟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1 000倍液浇灌。在地下水位高或排水不良的耕地,杜仲易发生根腐病,整株死亡,要加强排水,同时挖出病树烧毁并对树穴用50%福尔马林进行消毒 。叶枯病危害叶片,严重时叶片枯死,应清洁苗圃,生长期喷1∶1∶100倍波尔多液防治。在豹纹木蚕蛾防治上,冬季清洁田园;6月初,在成虫产卵前用涂白剂涂刷树干,幼虫孵化期在树干上喷洒40%乐果乳剂400~800倍液。

6采收加工

杜仲种植10~15年以上才能开始剥皮,剥皮于4~6月进行。用锯子齐地面锯一环状口,深达木质部,向上间隔80cm处再锯第2道环状口。在两环口间纵割一切口,在切口处轻剥边,使树皮与木质部剥离。树皮采收后用沸水烫后、展平,将皮的内面双双相对,层层压紧,上下四周围草,使其发汗,7d左右,内皮呈暗紫褐色,取出晒干,刮去粗皮即可。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暂无评论,欢迎沙发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