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害虫图谱 > 鳞翅目害虫 > 桑褐刺蛾(刺蛾科)

桑褐刺蛾(刺蛾科)

农信网 2020-06-30 05:18:12 鳞翅目害虫 384

桑褐刺蛾图片,桑褐刺蛾长怎么样?桑褐刺蛾怎么防治,桑褐刺蛾用什么药最有效?桑褐刺蛾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桑褐刺蛾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桑褐刺蛾(刺蛾科)

一、中文名称:桑褐刺蛾

二、别名:褐刺蛾、八角丁、毛辣子、八角虫

三、学名:Setorapostornata (Hampson)

四、分部地区:在我国分布于河北、四川、江苏、浙江、江西、云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地;国外分布于印度等地。

五、危害作物苹果、梨、桃、柿、板栗、枣、李、梅、柳、柑橘、葡萄、海棠、桑、茶、月季等多种植物。

六、危害方式:咀嚼式口器

七、危害症状:初龄幼虫只啃食叶肉,残留表皮,长大后的幼虫常将叶片食成孔洞或缺刻,间或沿叶缘蚕食,仅留主脉与叶柄。

桑褐刺蛾(刺蛾科)

八、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雄虫约17mm,雌虫约18mm。翅展:雄虫约33mm,雌虫约40mm。体褐至深褐色,雌虫体色较浅,触角丝状,雄虫体色较深,触角单栉齿状。前翅前缘距翅基2/3处向基角及臀角各引一条深色弧线,前翅臀角附近有一近三角形棕色斑。前足腿节基部有1横列白色毛丛。

2、卵:扁平椭圆形,长径约16mm,短径约10.0mm,初产时黄色,后渐变深。

3、幼虫:老熟体长23~35mm,体黄绿色,背线蓝色,每节上有4个黑点,排列成近菱形,亚背线黄色或红色。枝刺黄或紫红色,中胸至第9腹节的每节于亚背线上着生一对枝刺,其中的中、后胸及第1、5、8、9腹节上的刺特别长。从后胸至第8腹节,每节在气门线上着生一对长短均匀的刺枝。每根枝刺上着生带棕褐色呈散射状的刺毛。

4、蛹:体长14~16mm,卵圆形,初为黄色,后渐转褐色。茧长约15mm,椭圆形,灰白至灰褐色,表面具褐色点纹。

桑褐刺蛾(刺蛾科)

九、发生规律:

此虫我国南方各省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做茧越冬。翌年5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5月底6月初开始羽化和产卵,6月中旬开始出现第1代幼虫,7月下旬幼虫老熟结茧化蛹,8月上旬第1代成虫羽化,8月中下旬出现第2代幼虫,大部分幼虫于9月底10月初老熟结茧越冬。夏季气温高,气候过于干燥,则有部分第1代老熟幼虫于茧内滞育,到翌年才行羽化,即出现1年1代的现象。

成虫羽化多于下午4时以后进行,下午6~8时为羽化交尾高峰期,越冬代成虫的羽化率仅8.25%,第1代成虫的羽化率为62.1%,雌、雄性比:越冬代为1:1.3;第1代则力1.3:1。隔代羽化率为50%。成虫有趋光性,白天停息于树荫或草丛中,夜间活动、交尾与产卵。雌蛾交尾后的次日即可产卵,卵常产于叶片上,很少分布于中脉附近,当密度大时,可2~3粒产于一起,单雌产卵量:越冬代成虫平均为109粒,第1代为158粒,隔代羽化的雌蛾为268粒左右,成虫寿命约4天。

幼虫共8龄,初孵幼虫取食卵壳,4龄以前啃食叶肉,残留表皮,以后则将叶片咬成缺刻和孔洞,危害至老熟后沿树干爬下或直接坠落地面,寻找适宜场所化蛹或进人越冬。幼虫主要在疏松的表土层中结茧,入土深度多在1cm以内,约占总茧数的80%,幼虫还可在草丛间、落叶中及土石缝内结茧。

桑褐刺蛾(刺蛾科)

十、防治方法:

1、于老熟幼虫下树结茧期间,于清晨扑杀地下幼虫,以减少下1代虫口密度。

2、成虫发生期可利用黑光灯诱杀。

3、幼虫发生危害期可喷布90%敌百虫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对桑褐刺蛾的介绍及防治方法,如您有更好的见解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3 评论

  • 酥酥是只精明猪

    酥酥是只精明猪

    我在公园到过这种刺蛾它们在花丛中飞舞真是美妙景象。

    2022-10-13 20:36

  • 上将

    上将

    刺蛾科昆虫真是多姿多彩每种都有它独特美丽处。

    2022-01-08 07:30

  • 周欣欣

    周欣欣

    这种刺蛾起好漂亮啊有点像枯叶样颜色真特别!

    2021-04-04 18:24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