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家禽养殖 > 鸭病毒性肝炎症状与传播途径有哪些

鸭病毒性肝炎症状与传播途径有哪些

农信网 2022-11-30 02:04:01 家禽养殖 843

鸭病毒性肝炎症状与传播途径有哪些

鸭病毒性肝炎(DVH)的病原是I型鸭肝炎病毒(DHV-I),含单股RNA。现有3个血清型,无交叉免疫性;我国查到I型及其变异株,英国有II型,美国有Ⅲ型。I型肝炎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湿粪中能存活37天,在2%漂白粉液中能存活3小时,0.1%甲醛淀粉液中能生存8小时,加热到62℃ 半小时被灭活。

流行特点

雏鸭易感发病,日龄大小与易感性呈反比,1~3周龄的鸭多见。死亡以10日龄以内的雏鸭为**多。传染源是鸭和带毒鸭,康复鸭从粪中排毒达1~2个月。被污染的料、水垫草、用具和车辆为传播媒介。成年鸭可隐性感染并排毒,但不显症状。本病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冬春发病较多。饲养管理不善,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鸭舍阴湿,鸭群拥挤均可促进本病发生。

主要症状

潜伏期1~4天。病初精神萎顿,厌食,缩颈,呆立,翅下垂,两眼闭合嗜睡;发病12~24小时发生全身抽搐,多侧卧,两腿痉挛性后踢,头生后背弯,呈角弓反张状,俗称背脖病;有的在地上旋转。出现神经症状后约数分钟至数小时可死亡。有的死前排灰绿色或灰白色稀粪,喙端和爪尖瘀血呈紫红色。1周龄雏鸭死亡率达95%。

剖检特征

肝肿大,质脆,淡红色或花斑状,被膜下有出血点和出血斑,个别有坏死灶;胆囊肿大,呈圆形,胆汗褐色;脾肿大,呈斑驳状花纹,被膜下有出血点;肾肿胀,灰红色,血管明显,呈暗紫色树枝状;肺淤血;心肌变软,呈熟肉样。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暂无评论,欢迎沙发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