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特种养殖 > 蚯蚓养殖的科学管理方法

蚯蚓养殖的科学管理方法

农信网 2022-11-15 06:01:01 特种养殖 486

蚯蚓养殖的科学管理方法

蚯蚓的饲养过程中,科学的日常管理十分重要。我们要根据蚯蚓的生活习性,经常性的检查和观察,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查明原因,并及时给予解决,防患予未然。不要异常现象十分严重了再去处理,那样损失就太大了,还严重影响着蚯蚓养殖的经济效益。所以蚯蚓养殖的日常科学管理尤为重要。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日常管理

要根据蚯蚓的生活习性,要经常保持它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强光照射,冬季要加盖麦秸、稻草或加盖塑料薄膜保温。夏季要加盖湿麦草、湿稻草遮荫降温。要经常洒水,并保持环境安静和空气流通。

2、适时投料

在室内养殖时,养殖床内的基料(饲料)经过一定时间后逐渐变成了粪便,必须适时的补给新料,补料一般采用的是上投法,即在旧料上覆盖新料。室内地沟式养殖时,要在地沟内一次性给足基料,在一定时间内定时采收,避免基料食尽后蚯蚓钻入地下采食或死亡。

3、注意防逃

在室外地沟养殖时,要搞好清沟、排渍、清除沟土异味等工作。一次性给足基料,避免因沟土气味或无料可食而引起蚯蚓逃走。室内架式养殖时,应使架床上基料通气通水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室内饲养架外夜晚加灯光,防止蚯蚓逃出饲养架外。总之,要采用确实可行的防逃措施,以防蚯蚓逃走,给蚯蚓养殖者造成损失。

4、定期清粪

室内养殖蚯蚓,必须十分注意室内的清洁卫生,保持空气新鲜,这就必须搞好粪便的定时清理,这对蚯蚓的生长、繁殖都有好处,大田养殖不必清理粪便,蚓粪是农作物的有效有机肥

5、适时分群

蚯蚓有祖孙不同堂的习性,成蚓、幼蚓不喜欢同居,大小蚯蚓在一起饲养时,大蚯蚓可能逃走,同时大小蚯蚓长期混养可能引起近亲交配,造成种蚓退化。当蚯蚓大量繁殖,密度过大时需要适时分群,否则将产生上述不良后果。

6、预防敌害

黄鼠狼、鸟类、鸡鸭、青蛙、老鼠和蛇等都是蚯蚓的天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加防范。

7、四季管理

随着一年四季天气的变化,四个季节的管理各自有着重点所在。春季在立春过后,气温和地温都开始回升,温度适宜,蚯蚓繁殖很快,要着重抓好扩大养殖面积的准备工作,如增设床架、新开地沟、堆制新肥堆等。夏季注意经常抓好降温和通风,初秋露水浓重的季节里,夜晚要揭开覆盖物,让蚯蚓大部分爬出土表层,享受露水的润泽,这对交配、产卵、生长均有好处,晚秋天气开始转冷,要做好防寒准备,冬季当然首先要做好保温工作。

8、投料方法的选用

根据养殖方式和环境不同应适当的选择投料方法,现将几种投料方法介绍如下:

上投法:多采用于补料,当看到基料已经粪化时,把新料添加在表层上面即可,此法操作简便,此法弊病是会使床架底部水分过大,而且逐次投料会将卵埋入深层,不利于孵化。

下投法:此法适用于新设床架,就是将基料铺在新设床架上即可,要采用此法补料,就必须把剩料移出,把新料铺上,再把剩料铺在上面,缺点是操作麻烦,优点是剩料在上面,有利于卵的孵化和通风。

侧投法:是将剩料蚓床的一头约1/3地方,空出的地方铺上新料,1—2天后成蚓逐渐转入新基料。此时将剩料过筛,将蚓粪筛出。此法简便易行,且能把幼蚓分离出来,便于分群养殖,同时也把卵茧分出进行孵化。

9、繁殖期管理

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的动物。幼蚓生长38天即性成熟,便能交配,交配后7天便可产卵,在平均温度20℃的气温下,经过19天的孵化即可产出幼蚓,全育期60天左右。在饲养基内自然交配、产卵和孵化出幼蚓,它不需要人工管理。但必须长期保持平均温度20℃左右,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繁殖,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6—66%之间。同时还需防止卵包因日晒脱水而死亡,基料含水量应控制在50—60%,不宜太湿或太干,过湿会引起卵茧破裂或新产卵茧两端不能封口。以上均为繁殖管理要点,是孵化率和成活率的基本保证。

小编总结

蚯蚓养殖在我国养殖业中占据较为重要的一席之地,蚯蚓养殖能够为我们带来较多的经济效益,因此,蚯蚓养殖非常受欢迎。蚯蚓养殖要想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必须有一套科学的日常管理方法,在科学的管理方法下,我们的蚯蚓养殖业才会步步高升,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暂无评论,欢迎沙发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