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猪红痢病的治疗

猪红痢病的治疗

农信网 2022-12-27 03:30:02 养猪 620

猪红痢病的治疗

猪红痢又称仔猪杆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 型魏氏杆菌所引起的肠毒血症。在环境卫生条件不良的猪场,发病较多,危害较大。

【病原】本病的病原体为C 型产气荚膜杆菌,亦称魏氏杆菌。本菌为革兰阳性、有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的厌氧大杆菌;在不良的条件下可形成芽抱,后者呈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芽饱多超过菌体宽度,故使菌体成杆形而有“杆菌”之称。

一般根据病毒产生的毒素不同而将之分为A 、B 、C 、D 和ES 个血清型。其中C 型菌株主要产生Q 和日毒素,特别是日毒素,后者成为引起仔猪肠毒血症、坏死性肠炎的主要致病因子。本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并不强大,一般的消毒药在适当的浓度时均可将之杀灭;但它形成芽抱后,却有极强的抵抗力,80 ℃ 15 一30 分钟即可杀死,100 ℃则几分钟才能被杀死;冻干保存至少10 年,其毒力和抗原性不发生变化。

【发病特点】本病发生于1 周龄左右的仔猪,以1 - 3 天的新生仔猪最多见,偶尔可在2 一4 周龄及断奶仔猪中见到。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消化道侵人是本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据报道,一部分母猪是本病的带菌者,病菌随粪便排除体外,直接污染哺乳母猪的乳头和垫料等,当初生仔猪吮吸母猪的奶或吞人污染物后,细菌进人空肠繁殖,侵人绒毛上皮,沿基膜繁殖增生,产生毒素,使受损组织充血、出血和坏死。

另外,杆菌广泛在于人畜肠道、土壤、下水道及尘埃中,当饲养管理不良时,容易发生本病。

【临床症状】本病的病程长短差别很大,症状不尽相同,一般根据病程和症状不同而将之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

( l )最急性:发病很快,病程很短,通常于初生后一天内发病,症状多不明显或排血便,乳猪后躯或全身沾满血样粪便。病猪虚弱,很快变为濒死状态,病猪常于发病的当天或第二天死亡。少数病猪没有下血痢,便昏倒而死亡。

( 2 )急性型:病猪出现较典型的腹泻症状,这是最常见的病型。病猪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大多排出含有灰色组织碎片的浅红色褐色水样粪便,病猪很快脱水和虚脱,病程多为2 天,一般于发病后的第三天死亡。

( 3 )亚急性型:病初,病猪食欲减弱,精神沉郁,开始排黄色软粪;继之,病猪持续腹泻,粪便呈淘米水样,含有灰色坏死组织碎片;很快,病猪明显脱水,逐渐消瘦,衰竭,多于5 -7 天死亡。

( 4 )慢性型:病猪呈间歇性或持续性下痢,排灰色勃液便;病程十几天,生长很缓慢,最后死亡或被淘汰。

【病理变化】病变常局限于小肠和肠系膜淋巴结,以空肠的病变最重。最急性病例,空肠呈暗红色,肠腔充满血染液体,腹腔内有较多的红色液体,肠系膜淋巴结呈鲜红色。急性病例的肠勃膜坏死变化最重,而出血较轻,肠赫膜呈黄色或灰色,肠腔内有血染的坏死组织碎片粘着于肠壁,肠绒毛脱落,遗留一层坏死性伪膜,有些病例的空肠有约40 厘米长的气肿。亚急性病例的肠壁变厚,容易碎,坏死性伪膜更为广泛。慢性病例,在肠勃膜可见l 处或多处的坏死带。

【诊断】依据临床和病理变化,结合流行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的确诊需靠实验室检查。

本症应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等相鉴别。

治疗

( 1 )硫酸抗敌素用蒸馏水稀释后,每头仔猪5 万一8 万国际单位,肌内注射,每天1 次,连注2- 3 天。

( 2 )每头仔猪肌内注射新霉素10 万国际单位。

( 3 )痢菌净,每千克体重5 毫克,颈部注射,每天1 次,连注3 天。为了巩固疗效,停止穴位注射后,按每千克饲料拌人痢菌净片10 毫克,连用2 周。

【预防】由于本病发生较快,来不及治疗仔猪即死。因此,最好的办法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 1 )加强对猪舍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产房和分娩母猪的乳房应于临产时彻底消毒。

( 2 )母猪分娩前一个月和半个月,各肌内注射C 型魏氏杆菌氢氧化铝菌苗或仔猪红痢干粉菌苗1 次,剂量为5- 10 毫升,以便使仔猪通过哺乳获得被动免疫;如连续产仔,前1- 2 胎再分娩前已经两次注射过菌苗的母猪,下次分娩前半个月再注射1 次,剂量3 一5 毫升。

( 3 )仔猪初生后,口服氯霉素1 片(0 . 2 毫升),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如果痢疾注射抗猪红痢血清(每千克体重肌内注射3毫升),可获得更好的保护作用(但注射要早,否则结果不理想)。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暂无评论,欢迎沙发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