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农技综合 > 商品蛋鸡育雏期的管理

商品蛋鸡育雏期的管理

农信网 2022-12-23 07:54:01 农技综合 636

商品蛋鸡育雏期的管理

育雏是蛋鸡饲养中**为关键的阶段,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决定其一生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因此,加强商品蛋鸡在育雏期的管理至关重要。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就雏鸡饲养管理方面应加强做好以下几点:

1育雏前的准备

1.1育雏舍的清扫与消毒。在进雏前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对育雏舍内外环境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冲洗与消毒。舍外四周可用3%~5%的烧碱溶液喷雾消毒,舍内经过清扫,冲刷到风干后,可用2%的热水火碱溶液或3%~5%的来苏尔等进行喷雾消毒,间隔1~2天后封闭舍内所有门窗、通风口,并用透明胶带或纸条封死门窗缝隙,按鸡舍空间每m2用福尔马林25m1,高锰酸钾12.5g薰蒸(也可用固体甲醛薰蒸)。封闭24h以上打开门窗进行通风。

1.2检修育雏舍供电,供暖、供水等基本设施,堵塞鼠洞等。

1.3备足饲料、燃料、常用药品、灯具等。

1.4制定购苗计划和免疫预防程序,确定育雏饲养管理人员。

1.5在进雏前1~2天供暖预热,保证在雏苗入舍时环境温度符合规定标准。

2雏鸡的选择

雏苗应来自信誉好、品质优良的厂家。在选雏时要选择羽毛清洁有光泽、活泼健壮,反应敏捷,眼大有神,手握有力,腹部大小适中,柔软而有弹性,脐部愈合良好没有血痕的鸡。

3育雏期的管理要点

3.1舍温控制

适宜的环境温度是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的关键。新生雏体温调解能力较差,对环境温度变化极为敏感,过低和过高或忽冷忽热都会导致发病率或死亡率增加,必须人为地加以控制,使雏鸡生活在**的环境温度内,才能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周舍内环境温度应在33~35℃,以后可每周下调2℃直至降到20℃左右维持恒定。控制舍温遵循的原则:前期稍高,后期稍低;白天稍低,夜间稍高;晴天稍低,阴天稍高。

3.2通风与湿度

鸡的体温高,代谢旺,从第2周起要注意适当进行通风换气,在冷季尤其要解决好通风换气与保温的矛盾,尽量做到既保证舍内适宜的环境温度,又要保持舍内空气的流通,以防止因空气质量差而诱发呼吸道疾病。舍内相对湿度前期应在60%~65%,后期在55%~60%,以人进入舍内感觉舒适为宜。

3.3光照与密度

制定正确的光照制度是为了保证蛋雏鸡的生长发育,使其适时性成熟。一般多采用渐减光照法:第1~3天为23h,4~7天为18h,第2周为15h,第3周起为11~12h。光照强度由**初的10~201x逐渐弱到51x,只要不影响雏鸡的正常采食,饮水即可。鸡的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密度过大会影响雏鸡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群体整齐度差,发病、死亡率高,1~3周龄每m250~60只,4~6周龄每m230~40只为宜。

3.4饮水与开食

进雏后先饮水后开食,两者间隔2~3h。前3天应供给5%~8%的白糖水或口服补液盐,雏鸡宝等以补充能量及多种维生素等,提高育雏成活率。并可视情况有目的地在饮水中适量添加抗菌类药物或高锰酸钾等。要确保饮水的清洁卫生,昼夜不可断水。喂料应掌握少给勤添,喂量以吃八成饱为宜。第1周可日喂8次,1周后改为日喂6次,夜间适当提高温度,减少喂料次数,让其充分休息。

3.5断喙

为防止发生啄癖和减少饲料浪费一般在7~9日龄进行断喙。在操作中应注意断喙位置,可在上喙1/2,下喙1/3处切下,切后应继续将喙在烙片上停留一会以利于止血。

3.6定期防疫接种,合理预防用药

应根据本地区家禽流行病发病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免疫预防程序,定期防疫。根据鸡常见病的易发规律和特点,适时合理地进行预防投药。

4日常管理中几点注意事项

4.1卫生与消毒

平时应注意加强做好舍内环境卫生工作。舍内外要保持清洁卫生,粪便每天及时清除,饮水、喂料器具应经常清洗消毒,带鸡消毒每周不少于2~3次。

4.2饲料与营养

雏鸡采食量不大,但对饲料品质要求较高,应保证供给适口性强,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以满足其生长需要。

4.3减少外来刺激的应激

雏鸡胆小易惊,对周围的环境变化极为敏感,雏鸡受惊不利于生长发育,应尽量减少如转群、免疫接种、断喙等的应激,给雏鸡营造一个温暖、舒适、清洁、安静的生活环境。每当在接种、转群前后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素、Vc以减缓应激,在断喙前3天起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Vc+VK3,除减缓应激外,还可防止出血过多。

4.4完善饲养管理制度

饲养员须认真观察雏鸡每天的饮水量、采食量及粪便的变化情况和精神状态情况,及时检出弱、残、病死雏鸡,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记录。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暂无评论,欢迎沙发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