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猪场的药物保健措施(精)

猪场的药物保健措施(精)

农信网 2023-01-15 07:20:01 畜牧养殖 287

猪场的药物保健措施(精)

当前猪群中发生的疫病种类越来越多,病情越来越复杂,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持续发展。在防控这些疫病的发生与传播中,除了做好疫苗免疫预防,增强特异性免疫力;搞好疫病的检疫与检测;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落实好各项生物安全措施,控制好养猪的生态环境;严禁饲喂腐败变质的饲料之外,还应根据猪只不同的生长阶段疫病发生的特点与流行规律,有针对性地选用细胞因子产品、抗病毒的中药制剂和高质量的广谱抗生素等进行保健预防,提高猪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这是《动物防疫法》中规定的“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的有效措施,应当予以重视。

1、药物保健选用药物的基本原则

1.1要选用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无耐药性的药物。

1.2要选用能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能调理机体内各器官机能,解除免疫抑制;能激活细胞再生系统的药物。

1.3要选用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与立克次体等,以及清除毒素作用的药物。

1.4要选用保健与治疗效果好,作用确切与使用方便的药物。

药物保健尽可能少用抗生素,特别是不要滥用抗生素。可使用天然植物保健药品、中药制剂与生物基因工程制剂(细胞因子产品)等。当前在兽医临床上使用芪黄素、金黄素、银黄素、灵芝多糖、香菇多糖以及干扰素、转移肽、抗菌肽、白细胞介素、溶菌酶等,用于猪的药物保健以取得十分满意的保健效果,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2、药物保健措施

2.1哺乳仔猪的药物保健

2.1.1哺乳仔猪常见多发的疫病种类

哺乳仔猪出生后,由于胃肠道机能不健全,3-4周龄免疫系统发育才能逐渐完善。因此,在哺乳期间仔猪常见的疫病有仔猪红痢、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病、伪狂犬病、猪瘟、葡萄球菌病及猪球虫病等。但发病最多、死亡率高的还是腹泻性疾病。据有关报道:哺乳仔猪腹泻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病死率为20%-25%左右。因此,哺乳期的仔猪重点是通过药物保健以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预防腹泻性疾病的发生,即可保障仔猪的健康生长,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2.1.2哺乳仔猪的药物保健方案

2.1.2.1预防腹泻的方案

2.1.2.1.1仔猪出生后1日龄与4日龄,每头各肌注排疫肽(高免球蛋白)1次,每次每头0.25毫升,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力。同时1、2、3日龄各口服畜禽生命宝(腊样芽孢杆菌活菌)1次,每次每头0.5毫升。

2.1.2.1.2仔猪出生后,吃初乳之前,每头口服庆大霉素6万国际单位,8日龄时再口服8万国际单位。

2.1.2.1.3三针保健,1日龄、7日龄、21日龄时,每次每头肌注长效土霉素0.5毫升;或者改用头孢类药物实施三针保健也可以。

2.1.2.1.4三针保健,1日龄、7日龄、21日龄每头肌注速解灵(第三代头孢菌素)0.2、0.2、0.4毫升。

以上药物保健,可有效的防制疾病的发生。

2.1.2.2仔猪2日龄,用伪狂犬病双基因缺失活疫苗滴鼻,每个鼻孔0.5毫升。3日龄时补铁、补硒,每头肌注牲血素1毫升及0.1%亚硒酸钠-VE注射液0.5毫升;或者肌注铁制剂1-2毫升,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缺硒及预防腹泻的发生。

2.1.2.3仔猪7日龄补料开食,可于1吨饲料中添加金唯肽C211(乳猪专用微生态制剂,大连三仪公司研发)500克,饲喂10天,可促进消化机能,调节菌群平衡,提高饲料吸收、利用率,促进生长,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力,改善饲养生态环境。

2.1.2.4仔猪断奶前3天,每头肌注转移因子(多核苷酸低分子多肽,属细胞因子的一种)

0.25毫升,可增强免疫力,保持机体活动的平衡,有效的预防断奶应激、营养应激、饲料应激及环境应激等,以及由于应激诱发的各种疫病的发生。

2.1.2.5仔猪断奶前后各7天,于1吨饲料中添加喘速治(泰乐菌素、强力霉素、微囊包被的干扰素、排疫肽,大连三仪公司研发)500克,加黄芪多糖粉500克,板蓝根粉500克;或者于1吨饲料中添加80%支原净120克,强力霉素150克,阿莫西林200克,黄芪多糖粉500克,板蓝根粉500克,连续饲喂14天。可有效的预防仔猪断奶后发生各种应激而诱发多种疫病的发生,保障仔猪断奶后在保育舍健康生长。

2.1.2.6如饲料中加药不方便,可改为饮水加药,饮用电解质多维加葡萄糖加黄芪多糖粉加溶菌酶100克,饮用12天。

2.2保育仔猪的药物保健

2.2.1保育仔猪常见多发疫病的种类

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后,由于受到断奶应激、饲料应激、营养应激与环境应激的影响,易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常见多发的疫病有断奶后腹泻、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感染)、兰耳病(高致病性兰耳病)、猪瘟、伪狂犬病、呼吸道病综合征、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炎、水肿病、猪痢疾、回肠结肠炎等。这期间的仔猪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约占猪只全程死亡率的40%以上,应高度重视防控,搞好免疫接种和药物保健,提高其特异性免疫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至关重要。

2.2.2保育仔猪的药物保健方案

由于当前保育仔猪发病多表现为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使病情复杂化,发病率与死亡率增高。因此,进行药物保健时要侧重提高其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选用细胞因子产品、中药抗病毒制剂和某些优质的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做到抗病毒、抗细菌、抗应激与增强免疫力同时并举,即可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2.2.2.1上述哺乳仔猪断奶前后各7天的药物预防方案可延续于保育期间实施,可获得的预防效果。

2.2.2.2于1吨饲料中添加6%替米考星1000克、强力霉素200克、溶菌酶120克、黄芪多糖粉500克,连续饲喂12天。

2.2.2.31吨饲料中添加腾骏“加康”500克,板蓝根粉500克,连续饲喂12天。

2.2.2.4保育仔猪转入育肥之前7天,口服丙硫苯咪唑,每公斤体重10-20毫克,驱除体内寄生虫1次。

2.3育肥猪的药物保健

2.3.1育肥猪常见多发疫病的种类

一般育肥阶段的猪只发生疫病较少,如一旦发病则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比如高致病性兰耳病。目前在临床上生长育肥猪常见多发的疫病主要有:兰耳病、呼吸道病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猪瘟、猪流感、猪肺疫、传染性胸膜肺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等。如果育肥前期疫苗接种到位特异性免疫力很坚强;保育与育肥阶段药物保健搞得好,环境控制好,一般育肥猪很少发病,基本上能健康生长直至出栏。

2.3.2育肥猪的药物保健方案

2.3.2.1于1吨饲料中添加喘速治600克、细菌素120克、板蓝根粉600克,连续饲喂12天。

2.3.2.2于1吨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800克、阿莫西林200克、溶菌酶120克、黄芪多糖粉600克,连续饲喂12天。

2.3.2.3于1吨饲料中添加腾骏“加康”800克、强西林300克、黄芪多糖粉600克,连续饲喂12天。

2.3.2.4于1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粉600克、黄芪2公斤、板蓝根2公斤,防风300克、甘草200克,连续饲喂12天。

2.3.2.5育肥中期于1吨饲料中添加2克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连喂7天,间隔10天后再喂7天,驱虫1次,

2.3.2.6药物保健每月进行1次,每次12天;发生疫情时,每月进行2次药物保健,肥猪出栏前30天停止加药,防止药物残留影响公共卫生的安全。在药物保健的间隔时间内可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如金唯肽C231(产酶芽孢杆菌,乳酸菌素,肠球菌素等益生素和促生长因子,大连三仪集团研发),每吨饲料中加200克,可连续饲喂。

2.4后备母猪的药物保健

后备母猪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常见多发的疫病与育肥猪基本相似,因此,后备母猪可参照育肥猪的药物保健方案,每月进行1次药物保健,每次12天。

2.4.1后备母猪配种前30天驱虫1次,用“通灭”或“全灭”,每33公斤体重肌注1毫升。

2.4.2后备母猪发情配种之前25天,开始进行药物保健7天,有利于净化后备种猪体内携带的各种病原,确保初配受胎率,妊娠期母猪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生长,又不影响配种前的疫苗接种。可于1吨饲料中添加喘速治500克、细菌素120克、黄芪多糖粉600克、板蓝根粉600克,连续饲喂7天。

2.5生产母猪的药物保健

2.5.1母猪妊娠期常见多发的疫病种类

母猪妊娠期间主要是出现繁殖障碍,胚胎死亡。妊娠1个月发生胚胎死亡占60%-70%,妊娠后60-70天,胚胎死亡率占30%-40%。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发生胚胎死亡及流产的主要疫病有:高致病性兰耳病、伪狂犬病、猪瘟、圆环病毒2型感染、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支原体病及布鲁氏菌病等。这期间的药物保健的重点是提高母猪的免疫力,控制好病毒性疫病的侵袭,确保母子的健康,正常产仔。

2.5.2生产母猪的药物保健方案

母猪妊娠期间少接种疫苗,尽可能少用或短时间内应用某些优质的化学药物进行保健,不要乱用各种抗生素。因为许多化学药物常产生耐药性与药物残留,有的还对母猪及其胎儿的免疫细胞有损害作用,严重影响母猪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如果使用细胞因子产品和某些中药制剂就比较安全,不会出现上述问题。完全可以达到增强免疫力,抵抗各项病毒的侵袭,防制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2.5.2.1于1吨饲料中添加喘速治500克,溶菌酶140克、黄芪多糖粉600克,连续饲喂12天。

2.5.2.2于1吨饲料中加5%爱乐新800克、强力霉素260克、细菌素140克、板蓝根粉600克,连续饲喂12天。

2.5.2.3于1吨饲料中加滕骏加康(含免疫增强剂)500克,强力霉素300克,黄芪多糖粉500克,连续饲喂14天。

生产母猪临产前、后各7天进行药物保健后,其他药物可免用。药物保健可净化母猪体内的病原体,防止产后发生子宫内膜炎、阴道炎和乳房炎,使其乳水充足,产下的仔猪健康,成活率高。

3、药物保健注意事项

3.1要根据当地与本场猪病发生流行的规律、特点及季节性,有针对性地选择高效、安全性好,抗病毒与抗菌谱广的药物用于药物保健,才能收到良好的保健效果。并要定期更换用药,不要长期使用一个方案,以免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影响药物保健的效果。使用细胞因子产品和某些中药制剂不会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及毒副作用。

3.2要按药物规定的有效剂量添加药物,严禁盲目随意的加大用药剂量。用药剂量过大,造成药物浪费,增加成本支出,而且会引起毒副作用,引发猪只意外死亡;用药剂量不够,而诱发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降低药物的保健作用。

3.3要科学的联合用药,注意药物配伍

药物配伍既有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用药之前,要根据药品的理化性质及配伍禁忌,科学合理地搭配,这样不仅能增强药物的预防效果,扩大抗菌谱,又可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如青霉素类药物不要与磺胺类和四环素类药物合用;酸性药物不要与碱性药物合用等。

3.4要认真鉴别真假兽药

购买兽用药品时一定要认真查看批准文号、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许可证、生产日期、保存期及其药品包装物和说明书等。严禁购买无批准文号、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质量标准的“三无”产品,以免贻误药物对疫病的预防。

3.5要按国家规定的兽用药品休药期停止用药

目前国家对兽用药品都规定了休药期,如用于猪的青霉素休药期为6-15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7-40天;四环素类为28天;氯霉素类为30天;大环丙酯类为7-14天;林可胺类为7天;多肽类为7天;喹诺酮类为14-28天;抗寄生虫药物为14-28天。一般猪场可于猪只出栏上市前一个月停止实施药物保健,以免影响公共卫生的安全,

3.6实施药物保健时要避开给猪进行弱毒活疫苗的免疫接种,最好二者间隔4-5天的时间,否则影响弱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使用灭活疫苗免疫时不会受其影响。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3 评论

  • 王冬梅

    王冬梅

    猪场的药物保健措施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这对提高养猪业的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2023-11-06 09:51

  • 安子默

    安子默

    @王韻·玉梁調 对于猪场管理来说,药物保健措施至关重要,希望能够提高猪的健康水平。

    2023-07-31 01:00

  • 王韻·玉梁調

    王韻·玉梁調

    太有趣了!看来猪也可以有药物保健措施,这个话题挺新颖的。

    2023-04-23 16:10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