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养猪场中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预防措施

养猪场中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预防措施

农信网 2023-01-23 03:24:01 养猪 408

养猪场中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预防措施

母猪繁殖障碍疫病是指由传染病所造成的母猪繁殖障碍,这类疫病主要包括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病、繁殖障碍性猪瘟(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隐性猪瘟)等,除此之外还有弓形体病、布病、圆环病毒病、附红细胞体等。这些疫病临床上表现的共同特点是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流产、早产等症状,上述这些疫病如果预防不好,将严重阻碍养猪业的发展,尤其对母猪的生产将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必须防好,不可掉以轻心,那么怎样才能预防好上述疫病,就目前国内现有饲养条件,要想预防好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首先关键一方面是提高母猪自身的抗病能力――即程序化的疫苗免疫来实现(使母猪常年处于免疫状态),另一方面是通过控制饲养环境,尽量减少环境中各种致病因素――即制度化消毒来完成(使饲养环境中无病原微生物),两者紧密关系,互为补充,也就是说科学的免疫是预防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重要手段,隔离消毒是搞好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免疫的前提和条件,搜猪网网友建议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预防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1 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程序化免疫

每个种猪场都要有适合本场特点的免疫程序。制定免疫程序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a、当地猪的疫病流行情况及严重程度;b、母源抗体水平;c、上次免疫接种引起的残余抗体水平;d、猪免疫应答的能力;e、疫苗接种的种类;f、免疫的方法、数量、次数;g、各种疫苗的配合;h、免疫对猪的健康及生产能力的影响等。所以制定免疫程序必须具有科学性,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不要死搬硬套它场免疫程序。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繁殖障碍性疫病的一般免疫程序。

1.1 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免疫

1.1.1 ch-la株(经典株)

颈部肌肉注射:仔猪15~21日龄接种一次2ml/头,母猪在配种前15天进行免疫,在产仔前30日进行2免,每头4ml/头,种公猪初次免疫后间隔20天进行二免,以后每6个月免疫一次4ml/头。

1.1.2 NVDC-JXA1株(变异株)

耳后部肌肉注射。

3周龄以上仔猪每头2ml,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可在首免后28日龄强化免疫一次,母猪配种前接种4ml,种公猪每隔6个月接种一次,每次4ml。

1.2 猪伪狂犬病的免疫

肌肉注射,乳猪2~3日龄滴鼻免疫0.5ml/头(半头份),6~8周龄2免,注射1头份,妊娠母猪产前3周免疫2头份(2ml),种公猪2次/年,每次免疫2头份(2ml)。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yujianni7611

    yujianni7611

    希望养猪场能够加强对母猪繁殖健康的监测和预防工作,保障猪群的健康和数量稳定。

    2023-05-23 04:21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