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农技综合 > 兔巴氏杆菌病的预防

兔巴氏杆菌病的预防

农信网 2023-01-25 05:38:01 农技综合 759

兔巴氏杆菌病的预防

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家兔的一种常见的、危害性很大的呼吸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兔均可发生,但2-6月龄或体质虚弱的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本病传播快,常造成全群发病,暴发时可全群覆灭。多数病例属于慢性型甚至本身不显症状而成为带菌者。

临床症状

兔巴氏杆菌病常以鼻炎形式流行,又称兔传染性鼻炎。潜伏期较长。分为三个类型:(1)急性型。病兔体温升高41℃以上,呼吸急促,停食,鼻腔中常有浆性黏液,有时腹泻,死前体温下降,四肢痉挛,全身战栗。一般在病状出现后12~48小时死亡,有时未发现症状就突然死亡。(2)亚急性型。病兔体温稍高,呼吸困难,鼻腔中有黏液性或脓性鼻液,常打喷嚏,有时腹泻,关节肿胀,眼结膜发炎,**后消瘦死亡。(3)慢性型。病程稍缓慢,发病初期常与感冒相混淆,流水样鼻液,以后逐渐变成脓性,常在鼻孔周围形成黏液性硬痂。常常有皮下脓肿,中耳炎,内耳炎和乳房炎等。病程可达1年左右。

防治

(1)免疫预防

定期对兔群采用兔巴氏杆菌灭活苗免疫接种。幼兔断奶后1周皮下注射1毫升,此后每4-6个月免疫1次。

(2)药物治疗:多种抗生素对此病均有一定疗效,但一定要按疗程使用,用药时需权衡利弊!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暂无评论,欢迎沙发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