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农技综合 > 猪沙门氏菌病(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猪沙门氏菌病(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农信网 2023-05-18 06:49:01 农技综合 315

猪沙门氏菌病(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沙门氏菌病通常称为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 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多发生于2-4月龄仔猪,无季节性,只要是温差变化大,猪舍密度大,均可发病,但是在成年猪很少见到。

猪沙门氏菌病在我国各地的猪场都有发生,特别是在饲养卫生条件不好的猪场,经常有此病发生,给养殖业造成很大损失。

诊断

1、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多发生于2-4月龄小猪,地方流行或散发,流行缓慢;常在寒冷气候多变及阴雨连绵季节发生;环境卫生差;有降低仔猪抵抗力的致病诱因存在。

2、临诊症状 初期急性发生时,与猪瘟相似,需结合其它资料综合判断。典型的症状是持续下痢,呈慢性经过,部分仔猪还有肺炎症状。

3、病理变化 大肠粘膜有典型的坏死和溃疡。或粘膜呈弥漫性坏死;肠壁变厚,失去弹性;肝、淋巴结等干酪样坏死。

4、细菌分离 急性病例可从实质器官分离出病原菌,慢性病例不易成功。如已分离到沙门氏菌,必须综合其它症状、病理及流行特点进行分析,排除混合感染,综合判断。

防治方法

1、本病是由于仔猪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促进发生和传播的,因此,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首先应该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增强仔猪抵抗力,饲管用具和食槽经常洗刷,圈舍要清洁,经常保持干燥,勤换垫草,及时清除粪便。仔猪提前补料,防止乱吃脏物。断乳仔猪根据体质强弱大小,分槽饲喂。给以优质而易消化的多样化饲料,适当补充物质,防止突然更换饲料。

2、在本病常发地区,可对1月龄以上或断奶仔猪,用仔猪副伤寒冻干弱毒菌苗预防,用20%氢氧化铝稀释,肌肉注射1ml;免疫期9个月;口服时,按瓶签说明,服前用冷开水稀释成每头分5-10ml,掺入料中喂服。

3、发病后的措施

(1)隔离病猪,及时治疗。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磺胺类药物,均可用于治疗。无论采用何法,都必须坚持改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相结合,才能收到满意效果。

(2)圈舍要定期清扫、消毒,特别是饲槽要经常刷洗干净。粪便堆积发酵后利用。

(3)根据发病当时疫情的具本情况,必要时,对假定健康猪可在饲料中加入痢特灵或抗生素饲料进行预防。

(4)死猪应深埋,切不可食用,防止人发生中毒事故。

猪沙门氏菌病并不是不可治疗,业内人士说道,在发生这种病后,如果采取的措施得当,可得到有效控制,将损失降到**,此病重在预防,做好日常饲养工作,保持猪舍的清洁通风,此病的发病率会降低不少。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暂无评论,欢迎沙发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