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中西结合防治仔猪病毒性腹泻

中西结合防治仔猪病毒性腹泻

农信网 2023-07-21 06:47:01 养猪 977

中西结合防治仔猪病毒性腹泻

中西结合防治仔猪病毒性腹泻

仔猪病毒性腹泻常发生于气候寒冷、潮湿的冬春季节,多呈地方性和季节性流行。但从2009年开始,仔猪病毒性腹泻在规模化猪场和其他不同规模的猪场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特征和流行规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经多个实验室鉴定,结果表明,主要病原首先应为冠状病毒科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以及猪轮状病毒(RV);其次,病原为猪圆环病毒(PCV)、细小病毒(PPV)、猪瘟病毒(HCV)、伪狂犬病毒(PRV)、猪蓝耳病毒(PRRSV)和博卡病毒(KOBUV)等继发性腹泻的病毒性病原;同时,还发现了其中某些病毒的变异株的和新的强毒力毒株等。这些病毒常混合感染发病或少数单个感染发病。感染发病方式有“仔猪”单发、“母猪-仔猪”和“育肥猪-母猪-仔猪”共同发病。对仔猪烈性病毒性腹泻,常规方法很难进行有效治疗,但采取中西结合的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1流行病学特点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但一般发病率较低,散发,常呈地方性小范围流行和季节性流行,病情较轻,死亡率也较低。但自2009年秋以来,我国大部分省份出现了严重的仔猪病毒性腹泻流行,致病因素复杂,病情非常严重,造成了大量的仔猪死亡,且呈逐年上升之趋势。

1.1流行病学特征

1.1.1仔猪单独感染发病

以2日龄~7日龄的哺乳仔猪感染发病为主,并呈现出高死亡率(一般100%),其他日龄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一般为50%左右。而对母猪和其他生长阶段的育肥猪没有明显影响。

1.1.2“母猪-仔猪”

感染发病一般在产房内呈跳跃式传播,头胎和低胎龄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相对较高。哺乳母猪发病严重,体温升高,厌食、呕吐和腹泻,泌乳停止,导致仔猪大量死亡,母猪几乎没有死亡,但个别母猪可能表现流产或早产。仔猪发病死亡情况与仔猪单独感染发病相似。

1.1.3“育肥猪-母猪-仔猪”

感染发病猪场所以群体的猪都感染发病。一般先从育肥猪开始,然后蔓延到产仔舍、空怀舍和其他妊娠舍等。仔猪感染发病严重,其他群体一般较轻,通过药物治疗,可在3d~7d后逐渐康复。

1.2流行时间

主要表现流行时间长,从当年的10月~次年的5月。且在部分猪场呈间歇性发病流行。引起仔猪腹泻的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8h~36h,时间稍长者可达2d~3d或更长时间。特点是传播速度快,几天内可蔓延到全群。

1.3病原体

致病病毒变得更加复杂,常表现为多病毒混合感染。病毒感染发病方式多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单一感染发病、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混合感染发病为主。其次,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轮状病毒混合感染发病。以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与猪圆环病毒、细小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蓝耳病毒、博卡病毒等中的某些病毒混合感染发病。与此同时,还发现了少量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变异株。

1.4疫苗免疫失败

部分猪场接种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不能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1.5病料返饲

部分猪场,通过确诊后的病料返饲母猪,很难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但在大型集约化猪场,科学的返饲可有效控制单独发病流行的猪流行性腹泻。

1.6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基因缺失毒株

近年来发现,某些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基因缺失毒株可导致猪只出现严重程度不等的呼吸道感染,当该病毒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共同感染时,能造成保育猪育成猪或育肥猪严重的呼吸道症状,致使猪群致死率上升。

2发病机理

病毒主要通过被感染猪只排出的粪便或污染物经口腔或鼻腔途径进入消化道后,可以耐受胃酸和蛋白酶的作用,然后进入小肠绒毛的柱状上皮细胞,并在其中增殖,使黏膜柱状上皮细胞变扁平或脱落,被从隐窝部上移的立方形上皮细胞取代。绒毛上皮细胞被感染后,其消化吸收功能很快遭到破坏,酶活性大大降低,导致其对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的消化功能和转运功能障碍,肠道内的乳糖和其他营养物质不能被有效消化吸收,肠内渗透压升高,液体滞留,从而出现腹泻与脱水。也有人认为这些严重症状的出现可能是感染的仔猪密切接触造成的,或是体内激素的变化增强了其易感性。

3临床症状

初生乳猪一般于出生2d后感染发病,主要表现被毛粗乱、精神沉郁,持续排黄绿色水样、灰白色水样或蛋花样稀便、粪便中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较腥臭,肛门松弛、多伴有呕吐等症状,严重脱水、迅速消瘦。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发病持续2d~4d,持续时间的长短和死亡率与仔猪日龄呈反相关系,日龄越小,症状越重,死亡率越高。1周龄内乳猪死亡率可达100%,2周龄~3周龄以上仔猪死亡率相对较低,一般为50%左右,但在一段时间内体质虚弱,往往因治疗保健调理不当而形成僵猪。

4病理剖检

首先,胃内充满乳凝块和未被消化的乳汁,胃底黏膜充血。小肠气性膨胀,肠管扩张,肠腔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内容物,内含泡沫和水样化的乳凝块。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肠黏膜呈条状或弥漫性充血。其次,脾脏和淋巴结肿大,偶见肾被膜下有出血变化。

特征性病理:解剖变化主要见于小肠。表现为小肠严重充血,肠壁变薄,透明发亮,肠黏膜和肠绒毛易脱落或严重脱落(取一小段用生理盐水轻轻洗去肠内容物的小肠,置加入少量生理盐水的平皿中在解剖镜下观察,可明显的观察到患病猪均匀密集的棒壮小肠绒毛变短、粗细不均,甚至出现大面积的脱落,仅留有痕迹或消失)。

5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时,可用“直接免疫荧光法(FAT)”诊断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取患猪的空肠黏膜做压片,按照“直接免疫荧光法”的要求进行处理,然后观察试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细胞核暗黑色,胞浆呈苹果绿色判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阳性,所有细胞浆中无特异性荧光判定为阴性。直接免疫荧光法是检测PEDV和TGEV可靠的特异性诊断方法,该方法也不和猪细小病毒、轮状病毒和大肠杆菌等发生交叉反应。取腹泻24h以内仔猪的粪样,作电子显微镜检查,如见似车轮状的病毒粒子,可确诊为猪轮状病毒。

根据疾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可初步诊断。然后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的双夹心ELISA方法等,可快速、准确的进行检测。

6综合防治措施

6.1预防

6.1.1加强日常管理

加强保温,保持环境干燥,控制猪舍湿度。做到大环境保温(产房温度20℃以上),小环境控温(保温箱的温度保持在30℃~33℃),保证猪舍合适的温度。使用干粉消毒剂消毒,保持环境的干燥。规模化猪场产房多为高床饲养,在猪舍地面、走廊铺撒干粉消毒剂,同时禁止用水冲洗猪栏。仔猪拉稀的地面用浸有消毒水的拖把及时拖干净,然后使用干粉消毒剂消毒。

6.1.2保证生物安全措施

健康猪舍和病猪舍的用具要严格分开使用,对病死猪及粪便等进行科学的无害化处理。

6.1.3加强怀孕母猪管理,提高仔猪的抵抗力

做好怀孕后期母猪保健,保证营养充分。具体方法:母猪产前和产后10d~15d使用中药提取物和其他特殊成分组成的“免疫增强调节剂”奥得曼A0.5%,通过母猪过奶提高乳猪的抗病力。

6.1.4加强疫苗注射

使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氢氧化铝灭活二联苗”进行免疫。免疫方法是在母猪产前20d~30d接种4ml,仔猪断奶后10d~15d接种1次,免疫效果比较好。也可谨慎使用“三联活疫苗”。

6.2治疗

目前,还没有治疗猪病毒性腹泻的特效药物。发生此类疾病时,采取对症治疗。具体方案:

6.2.1抗病毒

防继发感染0.5%奥得曼A+纽佛罗(或阿莫西林等)。

6.2.2控制腹泻

防止脱水每头仔猪灌服急救包5g~7g(调成糊状),2次/d,有效吸附肠道毒素,防治胃肠黏膜的脱落。

6.2.3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平衡使用口服补液盐+小苏打。

6.2.4增强抵抗力,恢复胃肠功能0.5%“奥得曼A”

在实施上述方案治疗时,还应根据发病猪只酸中毒与脱水的严重程度,选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加5%碳酸氢钠溶液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同时配合对症治疗,以提高治愈率。最佳配伍药物组方:“奥得曼A”0.5%+“急救包”5g~7g+口服补液盐+0.3%的小苏打,拌料或饮水或口服,2次/d~3次/d。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3 评论

  • ♚宁愿清醒忍痛放弃你

    ♚宁愿清醒忍痛放弃你

    @邂逅阑珊这对于养殖行业来说是个好消息,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推广应用。

    2023-12-26 03:53

  • 邂逅阑珊

    邂逅阑珊

    @俯身探、尘世路淡终于有了更好的防治方法,为仔猪的健康保驾护航!

    2023-11-03 12:51

  • 俯身探、尘世路淡

    俯身探、尘世路淡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中西结合让防治更加全面有效了!

    2023-09-11 21:49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