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粮油种植技术 > 玉米种植技术 > 玉米粗缩病症状与防治

玉米粗缩病症状与防治

农信网 2023-07-29 07:48:01 玉米种植技术 527

一、症状识别

感病植株显著矮化,叶色多呈浓绿色,叶片宽而短、脆、硬,节间缩短,顶叶丛生,呈对生状。麦套夏玉米,一般在苗期5-6片叶时即可感病。从外部形态上看,多数病株在叶背、叶鞘和苞叶上呈现蜡白色突起条纹,以后变成黑褐色。根系少,易从土中拔起。9-10片叶时,上部节间不再伸长,叶片宽而厚硬,植株高度基本定型。中后期受害,多数病株不能抽穗结实。

二、综合防治技术

1.选用抗耐病品种,适期播种。尽管目前主栽品种中缺乏抗病良种,但品种间抗性是有差异的。可以根据本地条件选用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如农大108、掖单21等,压缩具478系、107系的杂交种如西玉3号、掖单13号、掖单2号等高感品种。同时应注意合理布局,避开单一抗源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和灰飞虱迁飞的盛期。

2.在播种前用药剂拌种。可用种子量的百分0.2%至0.3%的甲拌磷拌种;也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15%;或用75%的3911乳油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3%。

3.玉米出苗后集中防治一次灰飞虱,可亩用10%吡虫啉15~20克喷雾防治灰飞虱。同时可加入抗病毒药剂病毒A或植病灵2号30~50克(毫升)对水30公斤混合喷雾防治。7~10天一次,连喷2~3次。

4.玉米苗出齐后4至5叶期,可施用40%水胺硫磷乳油,公顷用量450至750毫升对水300公斤喷雾;也可用1.5%甲敌粉,公顷用量30至45公斤喷粉,每隔7天喷粉一次,共喷2至3次。

5.清除杂草,控制毒源,拔除病株,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玉米田间、地边杂草,破坏灰飞虱适宜的栖息场所。结合间苗定苗,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健壮生长,缩短感病期,减少传毒机会,并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谁的眼泪在飞

    谁的眼泪在飞

    学到了,要注意及时清理田间杂草,控制虫害繁殖,避免玉米粗缩病的发生!

    2023-10-22 04:59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