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综合内容 >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实践与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实践与研究

农信网 2024-01-23 12:46:41 综合内容 862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实践与研究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够只是按照一般的教学形式,这样只会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丧失积极性,而是需要借助于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充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学生如果缺乏语感,那么必然会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相应的缺乏一定的感悟,所以,教师要注重将朗读教学和语文课堂结合起来。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的价值

1.1 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学习普通话”是新课程标准的重中之重,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语文中的朗读训练则是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的一大捷径。在课文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快速地掌握生字词,同时也可以加强普通话的语音系统的训练,通过朗读从而感受声调的变化,掌握声母、韵母的准确发声,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培养出语感,从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提高自身普通话水平。

1.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文的朗读并非仅是单纯的“照着读”,需要学生基于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声情并茂地朗读,在此过程中吸收语言精华。对于小学生来说,多听、多练、多朗读是加深词语印象,掌握词语用法,掌握句式用法的重要方法。當学生进行有感悟地朗读时便潜移默化地扩充了自己的语言宝库,进而在写作或日常谈话中自然而然地运用所积累的词汇进行表达,进而提升表达能力。

1.3 教师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提高朗读的热情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处于重要的成长年龄阶段,对许多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开展相关的朗读教学活动。教师做好带头作用,树立良好的形象,发挥榜样作用,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以及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这样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增强朗读的兴趣,提高语文朗读的水平。

2 策略

2.1 加深文章记忆

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阶段,比较容易遇到的一个问题 就是,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课文,不管教师强调了多少遍,离 开课堂,就不会对所学课文保有深刻的记忆。为了解决这一 问题,朗读式教学是很多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会采用的方法。尤其是一些需要背诵的课文,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就会意 识到词句之间的节奏以及词句的韵律,尤其是在反复多次的 朗读下,学生就会在脑内对词句的连结形成一定程度的记忆。教师对课文进行朗读,调动学生的听觉,也会使学生对文章 的记忆更深刻。

例如,在教授《枫桥夜泊》这首古诗的时候,学生会因 为对文言文的把握程度不够,而对诗句的记忆存在困难。所 以,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中合理应用朗读式教学。教师应该 在授课之前,就对诗句进行声情并茂的诵读。这样在给学生 提供朗读方式的借鉴的同时,也让学生对诗句中词句的韵律、节奏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另外,教师的朗读充分调动了学生 的听觉系统,学生会对诗句的记忆更深刻。

2.2 进行小组合作

以前的教学方式学生缺少参与感,因此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并且传统的语文课堂上都是由教师朗读,很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困意,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开始。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小学生从刚开始就对语文失去了兴趣,更没有兴趣去进行课文朗读,这样的教学效果是非常不好的。因此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朗读中去,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他们更好地互动并且共同进步。例如,在讲到《走月亮》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预习,然后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分配要朗读的段落,例如两部分主要景色的描述可以分给不同的学生进行朗读,让他们读出景色的优美,并且融入感情,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和阿妈走在一起的感情,并且让小组之间去讨论朗读后所体会到的情感。然后教师对于每个小组的朗读情况进行评比,并且給予指导和鼓舞,进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让他们可以互相交流协作,提高语文的学习成果。

2.3 加强朗读评价的针对性和多样性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评价既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反馈,又是教师调整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有目的性、针对性的朗读训练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着非常强的导向作用。基于此,我们教师应建立一个具体有效的朗读评价体系,从而为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这其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原则来完善朗读训练评 价体系,一是评议原则,即在朗读训练中,要给出评议,指 出学生朗读中的优势和不足。评议的主体要具有多样性,既 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学生,还可以是学生自己。但在学生进 行评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们结合朗读的规范和标准,而不 是凭借个人喜好随意评议。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更加认真地朗读和倾听,还能在评议过程中互相促进。二是考核原则,朗读训练虽然是语文的基本训练内容,但因 其不纳入考核体系,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因此我们教师可 以将改善语文考核的内容,增加语文“读”的考核,从而调 动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对阅读的重视程度。

2.4 组织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无论是任何能力的培养都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朗读能 力的提高也不例外。而长期单一的练习可能会使一些学生丧 失学习的热情,甚至产生厌烦的心理。基于这种情况,教师 可以积极举办各类朗诵比赛,让学生有一个能够展示自己的 舞台。良性竞争对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来说是最好的助力剂, 在学习过程中适当的竞争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加有动力。同时, 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比赛奖励,给优秀的学生 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能够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并且愿 意更进一步地提高朗读能力。此外,朗读比赛也能够让学生 在比赛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能够向其他参赛者 学习到更好的朗读技巧,使得自己的朗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 提高。除了朗读比赛之外,教师也可以不断地创新举办各种 相关活动,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更能让学生的 活动实践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3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朗读指导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只有教师付出心血,不断探究,并付诸实践,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精彩的课堂,让学生“好读”、“读好”,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小标题: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风雪之际

    风雪之际

    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关注到这一点,做好朗读指导工作,让孩子们在读书中得到成长和乐趣。

    2024-01-23 13:21

  • 精武精神

    精武精神

    这篇文章真是太有用了!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对朗读指导一直感到很苦恼,但通过本文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谢谢作者!

    2024-01-23 13:04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