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综合内容 > 有条件要上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丨那个年代那句话+05

有条件要上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丨那个年代那句话+05

农信网 2024-02-12 14:31:08 综合内容 892

有条件要上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丨那个年代那句话+05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丨那个年代那句话+05》是一部以教育为主题的纪录片。该片通过讲述一些特殊背景的学生,他们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条件的限制时,依然坚持追求知识和教育的故事。其中有的学生来自贫困地区,家境贫困,但他们通过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还有一些学生身体残疾,但他们依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身体的局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部纪录片以真实的案例展现了教育的力量,让观众深刻体会到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努力,就能克服各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电影名为《创业》,这部电影真实地再现了中国石油工业创业时期的艰难和油田的风貌,反映出艰难多舛而又轰轰烈烈的创业史。饰演周挺杉的张连文,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全民偶像"。

而主角周挺杉的原型,正是有“铁人”之称的英雄劳模王进喜。

王进喜,1910月8日出生于甘肃酒泉玉门市赤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王进喜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贝乌五队队长,带领井队创出月钻井进尺5009.47米的中国最高纪录,贝乌五队荣获“钢铁钻井队”称号,他也以“标杆立祁连”的战绩被誉为“钻井闯将”。

王进喜

1960年3月,王进喜主动请缨,率领“1205”钻井队开赴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彼时王进喜刚到大庆时,脚下荒原一片,朔风呼啸,滴水成冰,吃的是玉米面炒面,住的是四壁漏风的马棚。没有公路,吊车、拖拉机不足,设备在火车上卸不下来,面对这种困难,王进喜提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带领全队30多人用绳子拉、撬杠撬、木块垫,将60多吨重的钻机一寸一寸地运到井场。打井需要水,可当时没有水管线和水罐车,为了抢时间,王进喜决定用脸盆端,硬是带领大家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王进喜率领的1205钻井队被誉为“硬骨头钻井队”。

1960年,大庆油田开建,中国人开始告别“洋油”时代。

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王进喜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应该住院的他却拄着拐杖缠着绷带连夜回到井队。在第二口油井即将发生井喷、且没有重晶石粉的危急时刻,王进喜当机立断用水泥代替。由于没有搅拌机,水泥沉在泥浆池底,王进喜便扔掉双拐,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纷纷跳进泥浆池。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奋战,井喷被“制服”,油井和钻机保住了,但王进喜身上却被碱性很大的泥浆烧出了大泡,房东老大娘见他连续几天几夜奋战在井场没有回来,感慨地说:“王队长真是个‘铁人’啊!”

王进喜跳进泥浆池的画面被定格成了永恒的经典

从此“铁人”的名号不胫而走,响彻全中国。

1969年4月,王进喜出席中共九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由于长期积劳成疾,他身患胃癌,但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仍然关心着油田建设,病逝时年仅47岁。1972年1月27日,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高度评价了王进喜伟大的一生,在全国掀起了学习王进喜的热潮。世纪之交,他同孙中山、毛泽东、雷锋、焦裕禄等一起被评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

至此,“铁人精神”正式成为了一种精神符号,与之相关的“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等口号,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丨看今朝

时过境迁,中国“没有条件”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那是否意味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所代表的“铁人精神”已经被时代摒弃?

并非如此。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50多年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累计生产原油23.5亿吨,上缴税费及各种资金2.8万亿元人民币。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0%,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27年高产稳产,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三元复合驱年产量突破400万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国家。

大庆油田。

而这些成绩背后的源动力,与大庆精神内核“铁人精神”密不可分。大庆油田倡导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用铁人精神打造工匠“摇篮”。开发建设50多年来,一批批大庆油田科技工作者继承铁人英雄志,纵身跃入“高科技泥浆池”,大力弘扬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大庆油田科技的辉煌。

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三超”精神哺育下,大庆油田先后荣获一次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三次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油田勘探开发与“两弹一星”等共同载入中国科技发展史册。截至年底,大庆油田累计取得科技成果近万项。通过科技创新和油田开发实践,培养出一批石油科技精英,有效推动了中国采油工程技术发展,为国家的能源开发和油田的持续稳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新“铁人精神”的号召下,更是催生了“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为代表的先进模范人物,历时近半个世纪后,当年王进喜的身影依然历历在目。

王启民,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等称号。

1961年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后,王启民主动进入大庆油田工作。他既不照搬外国经验,也不照抄书本知识,自主研发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过试验,王启民带领团队绘制出第一张高含水期地下油水饱和度图,揭示了油田各个含水期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他主持研究并提出“分阶段多次布井开发调整”理论,让只有几十厘米厚的表外储层开发利用,打破了国内外公认的“不能开采的禁区”,实现了“变废为宝”。他主导的科技创新让大庆油田原油产量平均以每年28%的速度递增,1976年实现上产5000万吨,跨入世界特大型油田行列。

1995年,他主持的油田高含水后期“稳油控水”项目研究,为大庆油田实现持续高产高效开发做出重要贡献。2000年以后,他创新合作方式,研制出能适应油田污水配置的超高分子量聚合物,使大庆油田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新技术应用油田。

“石油开发靠体力,更靠脑力。不仅要采出油,更要找到规律。”王启民坚持科学思维探索实践,直面业内争议和质疑,勇于挑战油田开发极限,为“铁人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3 评论

  • 聆听花开的声音

    聆听花开的声音

    这句话感触很深,不论条件怎样,上进心是最重要的。

    2024-02-12 15:17

  • 陌默默

    陌默默

    那个年代的人真是太不容易了,05后的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机会。

    2024-02-12 15:02

  • 逍遥客@木头

    逍遥客@木头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句话太经典了!

    2024-02-12 14:46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