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鸡的曲霉菌病

鸡的曲霉菌病

农信网 2008-09-14 08:02:56 养猪 414

鸡的曲霉菌病

曲霉菌病主要是由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等曲霉菌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一种真菌性疾病,幼禽多发且呈急性群发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成禽则为散发,其主要特征是在呼吸器官组织中发生炎症并形成肉芽肿结节。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常在孵化室呈暴发性流行,给养禽业造成巨大损失。

曲霉菌为需氧菌,在沙堡氏、马铃薯等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特征性菌落。曲霉菌在自然界适应能力很强,一般冷热干湿均不能破坏其孢子的生活能力,煮沸5分钟才能杀死。一般的消毒药须经1小时-3小时才能灭活。

曲霉菌病可在各种禽类中发生,常见于鸡、火鸡及水禽,野鸟、动物园中的鸟以及笼养鸟也偶有发生。胚胎及6周龄以下的雏鸡与雏火鸡比成年鸡易感,4日龄-12日龄最为易感,幼雏常呈急性暴发,发病串很高,死亡率一般在10%-50%之间,成年禽仅为散发,多为慢性。

本病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曲霉菌可穿透蛋壳进入蛋内,引起胚胎死亡或雏鸡感染,此外还可通过呼吸、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眼睛接种、气雾、阉割伤口等感染本病。曲霉菌经常存在于垫料和饲料中,在适宜条件下大量生长繁殖,形成曲霉菌孢子,若严重污染环境与种蛋,可造成曲霉菌病的发生。

临床症状:

幼禽发病多呈急性经过,病鸡表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喘气,有浆液性鼻漏。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精神萎顿,嗜睡。羽毛松乱,缩颈垂翅。后期病禽迅速消瘦,发生下痢。若病原侵害眼睛,可能出现一侧或两侧眼睛发生灰白混浊。也可引起一侧眼肿胀,结膜囊干酪样物。若食道粘膜受损,则吞咽困难。

少数禽由于病原侵害脑组织,引起共济失调,出现角弓反张、麻痹等神经症状。一般发病后2天-7天死亡,慢者可达2周以上,死亡串一般为5%-50%。若曲霉菌污染种蛋,常造成孵化率下降,胚胎大批死亡。

成年禽多呈慢性经过,引起产蛋下降,病程有的拖延数周,死亡率不定。

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主要在肺和气囊上,肺脏可见散在的粟粒,大至绿豆大小的黄白色或灰白色的结节,质地较硬,有时气囊壁上可见大小不等的干酪样绪节或斑块。随着病程的发展,气囊壁明显增厚,干酪样斑块增多、增大,有的融合在一起。后期病例可见在干酪样斑块上以及气囊壁上形成灰绿色霉菌斑。严重病例的腹腔,浆膜,肝或其它部位表面有结节或圆形灰绿色斑块。

实验室检查:

根据发病特点(饲料、垫草的严重污染发霉,幼禽多发且呈急性经过)、临床特征(呼吸困难)、剖检病理变化(在肺、气囊等部位可见灰白色结节成霉菌斑块)等,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和病原分离鉴定。

防治措施:

1.加强卫生管理

应防止饲料和垫料发霉,使用清洁,干燥的垫料和无霉菌污染的饲料,避免禽类接触发霉堆放物,改善禽舍通风和控制湿度,减少空气中霉菌孢子的含量。为了防止种蛋被污染,应及时收蛋,保持蛋摩与蛋箱卫生。

2,发生禽曲霉菌病的处理

(1)清扫消毒

应尽早移走污染霉菌的饲料与垫料,清扫禽舍,喷洒1:2000的硫酸铜溶液,换上不发霉的垫料。严重病例扑杀淘汰,轻症可用1:2000或1:3000的硫酸铜溶液饮水连用3天~4天,可以减少新病例的发生,有效地控制本病的继续蔓延。

对于珍贵禽类,可考虑用制霉菌素、两性霉素及其它抗霉菌制剂进行治疗。

分享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暂无评论,欢迎沙发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