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秋冬季节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技术

秋冬季节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技术

农信网 2023-07-14 02:46:01 养猪 266

秋冬季节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技术

发病情况

附红细胞体病可发生于各日龄猪,但以仔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死亡率较高,母猪的感染也比较严重。

患病猪及隐性感染猪是重要的传染源。本病传播途径多样,猪感染该病可通过摄食血液或含血的物质,如舔食断尾的伤口、互相斗殴或喝被血液污染的水与尿而发生直接传播;通过活的媒介传播,如猪虱、蚊虫、吸血蝇、疥螨等昆虫,以及被污染的注射器,用于断尾、去势的器械等发生间接传播。妊娠母猪感染后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发生垂直传播。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疾病,仅仅通过感染一般不会使在正常管理条件下饲养的健康猪发生急性症状,应激是导致本病暴发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只发生于那些抵抗力下降的猪,分娩、过度拥挤、长途运输、恶劣的天气、饲养管理不良、更换圈舍或饲料及其他疾病感染时,猪群亦可能暴发此病。

临床症状

猪附红细胞体病因畜种和个体体况的不同,临床症状差别很大。主要引起:仔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日增重下降,急性溶血性贫血;母猪生产性能下降等。

哺乳仔猪:5日内发病症状明显,新生仔猪出现身体皮肤潮红,精神沉郁,哺乳减少或废绝,急性死亡,一般7日龄~10日龄多发,体温升高,眼结膜、皮肤苍白或黄染,贫血症状,四肢抽搐、发抖,腹泻,粪便深黄色或黄色黏稠,有腥臭味,死亡率在20%~90%,部分死亡。大部分仔猪临死前四肢抽搐或划地,有的角弓反张。部分治愈的仔猪会变成僵猪。

育肥猪根据病程长短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急性型病例较少见,病程1天~3天。亚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达39.5℃~42℃。病初精神委顿,食欲减退,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有时便秘和拉稀交替出现。病猪耳朵、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有的病猪两后肢发生麻痹,不能站立,卧地不起。部分病畜可见耳廓、尾、四肢末端坏死。有的病猪流涎,心悸,呼吸加快,咳嗽,眼结膜发炎,病程3天~7天,或死亡或转为慢性经过。慢性型患猪体温在39.5℃左右,主要表现贫血和黄疸。患猪尿呈黄色,大便干如栗状,表面带有黑褐色或鲜红色的血液。生长缓慢,出栏延迟。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3 评论

  • 琳烟儿

    琳烟儿

    感谢作者分享这个防治技术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猪养殖户有效预防猪附红细胞病。

    2023-12-23 15:51

  • 东明家电2

    东明家电2

    这篇文章讲解得非常清楚让人对猪附红细胞病有了更深入了解。

    2023-10-30 11:29

  • 画眉、

    画眉、

    很实用防治技术猪养殖户需要好好学习并加以执行。

    2023-09-06 07:07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