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养猪场后备培育舍管理中“不可妥协”的7个环节

养猪场后备培育舍管理中“不可妥协”的7个环节

农信网 2023-09-21 04:02:02 畜牧养殖 483

养猪场后备培育舍管理中“不可妥协”的7个环节

多年来,养猪产业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母猪场的管理效率和性能,直接关系到每头母猪断奶仔猪数。母猪一胎产仔数同其一生中产出的仔猪数有着一定联系,这已经被充分的证实过。这正是后备培育舍管理和后备母猪繁殖性能成为养猪行业的一个主要目标的原因。对于一头母猪来说,后备培育舍的管理和施行的基本准则是其在猪场中获得良好开端的关键因素。

关键的第一步

最重要的是能够辨别一个好的后备母猪管理计划程序和其对整个母猪场繁殖性能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的不同岗位的人员都对其有正确的认识,是能够成功实施一个好的GDU管理计划的基本要求。

后备母猪是繁殖群的“生产原料”

要制定合理的后备选留量,就要确定母猪群淘汰率和后备母猪利用率。后备母猪各阶段的利用率见下图。

图1 后备母猪从断奶到繁育的利用率(J.Spörke,2005)

设备设施—一项基本需要

显然,一个猪场内应为后备培育舍指定专门的区域。不幸的是,很多时候情况并非如此。母猪场没有指定的区域和设施设备来实施适合的后备培育舍管理项目。这一问题在最近几年变得愈发严峻,其原因是动物健康面临的挑战以及对于实施有效隔离和环境适应项目的需要。理想状态下,应对后备母猪流提供合适的空间和设备来帮助其符合健康标准,然后才能将它们引入目标种群。然而,根据引入后备母猪的频率和日龄的不同,实际中的后备母猪流在最初计划时就应该考虑到同步健康适应性,以及同青春期诱情相关的繁殖管理。一种理想的情形是在150日龄时将后备母猪放入母猪群并使其适应环境。很多时候情况并不是这样,需要做额外的工作来达成健康目标和后备母猪繁殖要求,特别是后备培育舍在场外时。

后备母猪培育计划的目标

主要目标是为繁殖群提供足够数量的、能很好适应环境的后备母猪,这些母猪应处在合适的体重内并且至少有一次发情记录。后备培育舍管理在空间和人工方面拥有效率,并且将培养后备母猪的花费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后备培育舍的总目标基于以下几点:

有效的诱情程序——在4-6周的青春期诱情期内,90%的后备母猪发情保障后备母猪长势,在配种时达到136kg以上获取发情信息,以便有效控制后备猪群,制定合适配种计划剔除处于合适上市体重的潜在繁殖能力低的后备母猪。

分享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会长

    会长

    养猪场后备培育舍管理中的7个环节一定要做到位,不能妥协!

    2023-11-25 01:20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