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综合内容 > 龙里县洗马镇猫寨村:产业链上建支部 带领穷民快致富

龙里县洗马镇猫寨村:产业链上建支部 带领穷民快致富

农信网 2024-02-28 22:19:44 综合内容 834

龙里县洗马镇猫寨村:产业链上建支部 带领穷民快致富

龙里县洗马镇猫寨村:产业链上建支部+带领穷民快致富” 猫寨村位于贵州省龙里县洗马镇,近年来通过建立支部和发展产业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支部的建立为村民提供了更加紧密的组织引导和服务保障,带领着村民们积极投身产业发展。通过发展畜牧业、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村民们逐渐摆脱贫困,生活逐渐改善。在支部的引领下,村民们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生活品质。猫寨村的成功经验也得到了周边地区的认可,成为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典范。相信在支部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会快速致富,猫寨村也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枝条好剪一点的,一个人一天能剪一亩左右,难剪的就半亩。”11月21日,在龙里县洗马镇猫寨村,冯登明正忙着帮邻居家的刺梨修枝。

猫寨村位于龙里县洗马镇北部,距龙里县城79公里,属省级二类贫困村。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等因素制约着猫寨村的发展。,猫寨村开始发展刺梨产业,底与贵州恒利源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增收。

游客在刺梨花间游玩赏花。(龙毅/摄)

以前,猫寨村以烤烟和玉米种植为主,村民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村里的野生刺梨很多,以前就有人来收购。”冯登明说:“刚开始大家商量种金银花、种辣椒,担心没有销路才决定种植刺梨。”

刺梨花丛中,蜜蜂在忙着采蜜。(龙毅/摄)

产业选择的对错与否,直接关系到群众是不是能够增收致富。然而,选择什么产业不是拍脑门就能决定的。种金银花还是刺梨?种烤烟还是辣椒?发展产业,猫寨村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想法。

众口难调,村支“两委”通过实地调研、向邻县学习经验,根据猫寨村连片荒山荒坡的实际情况,最终决定种植刺梨并将刺梨种植作为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扶持,扩大种植面积。

“有量才有公司来收,一家种一样谁家都搞不成。”面对群众不同的想法,猫寨村党支部书记杨国平说,只有抱团发展,把量做大、把质提高,猫寨村的产业才能做大做强。

在刺梨没有见效前,猫寨村村民心里没底,也对发展刺梨产业没有信心。

刺梨种植户在采收刺梨果。(龙毅/摄)

“一亩地大概能产1000斤刺梨,按照2.5元/斤的单价,一亩地就有2500元的收入。”杨国平说,为了让村民有信心,他们按照当时的单价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种植玉米和水稻,除去成本一亩能挣七八百元;种植烤烟一亩虽然能挣两千多,但是从种植、管护到收成大概需要投入20多个劳动力,而刺梨只需要5个。”

通过开群众会、到组里开动员会的方式,猫寨村村支“两委”挨家挨户的给群众算经济账,做思想工作,动员村民种植刺梨。

刺梨种植户在采收刺梨果。(龙毅/摄)

“现在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刺梨。”杨国平说,从刚开始的300余亩发展到今年的3000余亩,猫寨村的刺梨产业覆盖到了每家每户。

为了解决刺梨种植的技术问题,猫寨村村支两委通过请林业部门和邻村有经验的师傅来指导,现在大部分农户都可以自己解决刺梨种植的常见问题。

恒力源刺梨加工企业的工人在进行刺梨果杂质去除。(龙毅/摄)

“枝条朝着地里长的、弯的,都需要用支架或者定桩的方式来纠正。”冯登明介绍,刺梨刚种下去的前三年需要投入经历管护,但现在他家的100余亩刺梨仅靠他和妻子两人即可完成花期、挂果、收果三个阶段的所有工作,还能有剩余时间来帮助没有经验的乡亲们打理果园。

刺梨种出来了,销路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眼看着即将成熟的刺梨没找到合适的销路,猫寨村第一书记岑莉也跟着着急,她说:“当天采摘的刺梨,如果不能及时运输出去,那么第二天果子就会腐烂。”

,岑莉通过淘宝等途径联系上了广西乐业县的广西顾氏有机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销售出2吨刺梨。为了拓宽销售渠道,保障村民收入,猫寨村下足了功夫。

工人们正在恒力源刺梨生产车间工作。(龙毅/摄)

底,贵州恒利源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猫寨村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培育1000亩刺梨种植基地。由合作社牵头组织农户按照企业要求发展刺梨,8月,贵州恒利源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每市斤高于市场价格0.2元的收购价优先收购猫寨村1000亩刺梨基地上的300吨刺梨鲜果,解决了刺梨鲜果成熟周期短、销售难的问题,同时农户销售收入增加,农户对刺梨产业发展信心得以稳定提高。

“为了打开销路,我们村党支部通过不同的渠道来联系合适的厂家,为的就是让农户安心。”杨国平说:“我在村里任职了,以前我们都是空壳村,发展刺梨以后,村集体经济才慢慢发展起来了。”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江佳佳

编辑 孙蕙

编审 付松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3 评论

  • 流浪猫儿在路上

    流浪猫儿在路上

    看到农村能够有这样的变化,真的很鼓舞人心,希望他们能够持续发展下去。

    2024-02-28 22:40

  • 春来,花已落

    春来,花已落

    @犀羽 希望这样的经验能够推广到更多的贫困地区,让更多的人受益。

    2024-02-28 22:33

  • 犀羽

    犀羽

    这种支部建设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能够带动整个村庄的发展。

    2024-02-28 22:26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